第四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谦之案范本二“日”上并有“者”字。范曰“傅奕严遵与古本有‘者’字。”按今怡兰堂校刊严本无。“为学日益”与二十“绝学无忧”,皆指学礼而言。庄子知北游篇“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4.html

第五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作“秽”,韩非解老引此,干道本作“秽”,道藏本作“刿”。顾广圻云“藏本乃以老子改耳,韩非自作秽。”王先慎云“刿秽声近而误,非韩子本作秽也。”今案作“刿”是也。傅范本均作“刿”,淮南道应训引亦作“刿”。景龙本作“害”,乃涉上文“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第二十二回 运玄机重生小延寿 怜物命饶放玉面狐_狐狸缘全传

...王道闹不雅,连忙断喝,说是“你等休要无礼!延寿也不许罗唣,快快放手。待山人与你们因果,好解释了你等冤怨。”王老道延寿儿一齐止住。老苍头与王老道拾起衣巾,劝穿戴已毕,又替延寿儿作揖赔了不是。王道这才将胡子不挽着了。 吕祖见他们俱都...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1196.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第三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传‘隐也。’又‘衣’,‘所以蔽体者也。’假借为‘爱’。老子‘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范应元曰“‘衣被’,王弼马诞同古本。衣被犹覆盖也。”案韩康伯易注“衣被万物,故显诸仁。”成玄英老子“衣被万物,陶铸生灵。”“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0.html

第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其证也。惟庄子山木篇“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语同此石。河上注“少私”曰“正无私也。”与经文七“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义合。以老解老,知刘虽可通,而未可据以为定论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有韵(之部,倍音痞,慈,上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5.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二评析

...正是把概念形成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那样原始自发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理论性形式时,理论形式唯物主义思想,也因受到了历史与科学条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六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洞察,认为世界上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一类,凡是柔弱都是生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又一次表达了老子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老子·道经·第五评析

...这一从反对“有为”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是“无为”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自然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第五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纪闻十引老子“服”作“复”,并引司马光朱文公云“不远而复”,谓“王弼本作‘早服’,而注云‘早服常也’,亦当作‘复’”。据此则王弼本仍作“服”,与本书合。宋儒据释文为训,未检韩子也。凌氏依误本老子改本书,非是。 谦之案作“蚤服”是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5.html

共找到1,175,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