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陷胸汤_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腹,心下板硬疼痛。薛生白湿热病篇云:“湿热,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口渴不思饮。”若结于心下,按之痛者,名小结胸。治当清热利湿,通结下气,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胜湿,寒胜热”,“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15/68.htm

明辨外感内伤 拓展经方应用(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医家所共识。刘渡舟在伤寒论诠解中指出:“……在时对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机能虚衰的患者,仍要慎用,恐有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之弊。对于一般的病人,使用本方也只是在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救急之法,不可久服多用。且一旦疾病缓解,即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69.html

用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了病位在表、在里,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之,再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的情况,判断是偏于阳证的少阳病还是偏于阴证的厥阴病,然后再进一步辨方证。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始自于宋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32.html

胡建华_一、治病,善于调理脾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治病,非常重视调理脾胃。早年曾对李东垣的学术著作作过细致的研究,推崇李东垣的脾胃理论。他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必须资助后天,才能达到培补先天的目的。灵抠·五味篇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中藏经也有类似提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jianhua/527-3-1.html

经方辨治呃逆5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古代称之为哕,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曰:“胃气逆为哕为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则把哕分为寒呃、虚热呃、实热呃三种。此分类法,对后世划分虚实寒热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经方治呃逆,往往可收良效。 大黄甘草合左金(丸)汤案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70.html

大陷胸汤其一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于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制甘遂(一钱五分)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返寓后,心殊不安。盖以孩提娇嫩之躯,而予猛烈锐利之剂。倘体不胜任,则咎将谁归?且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必心下痞鞕,而自痛,其甚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76.htm

黄连汤_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红枣3枚三剂二诊:脘痛大减,畏寒亦轻,纳运仍差,原方加神曲10g ,连服五剂而愈。按:伤寒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盖脾胃居中州,为阴阳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弱,则阴阳升降失常。阳在上不能下承于阴,则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15/71.htm

大承气汤其一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按】大论曰:“问曰:阳明病外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概统白虎承气而言之。若求大承气汤之全部状,当为:一,大便不行,腹痛拒按,此以胃中有燥矢故也。二,阙上痛。内经以阙上属喉间病,此概以气色言之,若阳明燥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34.htm

达生编评介_【中医宝典】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于妇产科临床,治疗小产后血虚发热的例证。 第五部分是“产后”。主要论述产后诸的治疗和调养。其中包括产后乳少的治疗及方药、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的处理和治疗方药、产后饮食的调配。并列有“格言”、“胎神所占日”、附有“产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9.html

胎产心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产科著作。三卷。清·阎纯玺撰。刊于1730年。分述胎前、临产、产后的多种病证。书中对产科各病的诊断和治疗。阐述了作者的心得。内容系统而简要。文字较通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现有几十种清刻本。1935年又有沈棪增订本,多增订胎产心法,五...

http://qihuangzhishu.com/194/857.htm

共找到477,6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