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率主血虚、有痰,以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作血虚挟火与湿。大法去痰为主,兼补姜汁不可少。《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刘河间以为内伤热病;张仲景以为外邪之感。风之伤人,在肺脏为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详见《医要》)。痰壅盛者,口眼歪斜...
...暑热一证,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后贤刘河间谓温热时邪,当分三焦投药,以苦辛寒为主,若拘六经分证,仍是伤寒治法,致误多矣。盖伤寒外受之寒,治从汗解;口鼻吸入之寒,治当温里。论幼稚病暑热,时下不外发散消导,加入香薷或六一散。但暑必兼湿,暑伤气分...
...治伤寒业擅专门,诚为重寄。论死生易如反掌,利莫苟图。杂证缓可取方,伤寒专在活法。原伤寒有《活人书》、《明理论》、《指掌图》、《伤寒论》。其中有论缺方者,有方失论者,有脉无证者,有证无法者,非仲景之全书。缘其历年已久,遗失颇多。王叔和以...
...太乙神数简介 太乙,又及称太乙数,太乙是术数的一种,为三式之首,(“三式”即我国古代术数中三大秘术太乙、奇门、六壬同称“三式”),是古代高层次预测学,相传太乙式产生于黄帝战蚩尤时。 《奇门五总龟》曰;“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宫法,以...
...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
...《活人书》∶阴毒,脉疾七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数者,正是阴毒已深也,六脉沉细而疾,尺部断小,寸口或大。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二证者,便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二日便安。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首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
...苏洵的人物简介 姓名:苏洵 号:老泉 字:明允 苏洵性别:男 生卒年:1009—1066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三苏、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衡论》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
...伤寒著作。《证治准绳》组成部分。又名《伤寒证治准绳》。八卷。明·王肯堂编撰。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一介绍伤寒总例;卷二-四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卷五-六为...
...伤寒著作。《证治准绳》组成部分。又名《伤寒证治准绳》。八卷。明·王肯堂编撰。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一介绍伤寒总例;卷二-四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卷五-六为...
...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刘氏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