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参考资料:1、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
...⑴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明珠点绛唇”诗句而命名。调见南唐冯延巳《阳春集》。又名“十八香”“沙头雨”“南浦月”“寻瑶草”“万年春”“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仄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 ⑵园:一本作“湖”。...
...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③泪痕...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家品词 【清朱彝尊词综卷六】作:“大江东去,浪声沉,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栌...
...其中有一个著名典故。《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庾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
...增一暗韵的。另有一百一十二、一百十三、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字体。这首词为定格。 ⑵翁宾旸:即翁孟寅,字宾旸,号五峰,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或言是钱塘人。曾为贾似道客,有《五峰词》一卷,有豪放词气。 ⑶月:一本作“舟”。 ⑷须:一本作“清...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原文如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
...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高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据《宋史·陈襄传》,陈襄因批评王安石和“论青苗法不便”,被贬出知陈州、杭州。然而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