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 , 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tuō)胄(zhòu)执政...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991.html

行路难·其三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215.html

尾犯·甲辰中秋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此词作于公元1244年中秋。甲辰年即公元1244年南宋理宗淳祐四年,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当时词人四十五岁,尚在苏州。甲辰年是苏姬离去之年,苏姬去后五月为中秋,故“影留人去”之语。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334.html

秋风辞创作背景二_【古诗文大全】

...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刘彻到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共有五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前113十月。这时刘彻四十四岁,即位已二十七年。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 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1224.html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唐有132次之多,唐朝也十多次派人赴渤海,双方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为突出的是,渤海锐意学习中原文化。如“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新唐书·渤海传;并多次派文人到长安抄回汉书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唐礼...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467.html

秋雨叹三首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秋雨叹组诗共三首,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唐书·韦见素传:“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余日,京师庐舍垣墙,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汗潦。”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当朝宰相杨国忠却...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224.html

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681.html

归燕诗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七引明皇杂录,说张九龄在相,謇谔匪躬之诚。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从上面所记本事推知,这首诗应写于张九龄被罢相的前夕。作者是唐玄宗开元713-741...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622.html

敕勒歌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353.html

朋党论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辩论这种言论也为了为自己辩护,就在1044年庆历四年上了一篇奏章,叫朋党论,给夏竦等人以坚决的回击。朋党论这篇著名的政论文,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同样是很战斗意义的。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苦读而中进士,后历任枢密副使...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31.html

共找到706,1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