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还従老晋公。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张水部集》有谢裴晋公惠马诗。〉【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彭城欲往台无檄,初喜东西合为一。将军走马随春风,精锐千人森尺籍。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鸣镝。酒酣起舞...
...百里相望意自通。无事佛僧何处著,人群鸟兽不妨同。眼前簿领何时脱,一笑相看丈室中。僧老经时不出山,法堂延客未曾关。心开宝月婵娟处,身寄浮云出没间。休夏巾瓶谁与共,迎秋水石不胜闲。近来寄我《金刚》颂,欲指胸中无所还。 【简学中诸生】 泮水秋生藻...
...溢取三科,叨临八郡。 少年多欲,沉湎以自残;褊性不容,刚愎而好胜。 积为咎厉,遘此艰屯。 臣今稽首投诚,洗心归命。 誓除骄慢,永断贪嗔。 幸不死于岭南,得退归于林下。 少驻桑榆之暮景,庶几松柏之后凋。 《青词七首·醮上帝青词三首(代子骏)》...
...祸,则沐浴而朝,请举兵讨之。夫哀公君臣,非能正邻国之乱者。孔子之为是,亦何也?问:郊祀天地,见于《诗》《书》,固有国之常礼也。三代既衰,礼失其旧,秦汉之间,祀五畤,封太山,礼汾阴,杂出于郊祀之外,儒者以为此礼之大者。然五畤废于汉元,封禅止于...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发垂髻(一作剪彩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和劝农六首》苏轼 .海南多荒田,俗以留香为业,所产粳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 余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 咨尔汉黎,均是一民...
...《苏轼集》第七十八卷(尺牍一百九首) (本卷实为一百五首) 《与朱康叔十七首(之一)》苏轼 某启。 专使至,复领手教,契爱愈深,可量感服。 仍审比日起居佳胜,为慰。 舍弟已部贱累到此,平安皆出余庇,不烦念及。 珍惠双壶,遂与子由累醉,...
...◆诗七十首【春日耕者】 阳气先従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自柘城还府马上】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河润兼冰散,禽声...
...为矣。此则易简之功,而非健顺之所及也。《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物得其理,则吾何为哉?亦位于其中而已矣。 【洪范五事说一首】 昔禹观《洛书》而得九畴之次:“初一日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二者天人之道,而九...
...族人之恩下比于列辟。凡轻于约身,而重于违礼,推之庶政,盖有不可胜言者矣。臣夙遭闵凶,未习师保之训,提携闵闵,若农之望岁,诱之以《诗》、《书》之乐,滋之以劝讲之良,示之以听纳之宽,导之以决断之明,久而弗忘,遂以成性。方将率德以自广,致养以鞠,而...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孟子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