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达来音,俾修报礼。 感铭之素,敷述难周。 《皇帝回大辽皇帝问候书(元祐四年七月)》苏轼 轺车重币,已修交庆之仪;尺素好音,复讲久要之信。 属临素节,允迪纯禧。 益冀保颐,式符企咏。 ◎内制朱表三首)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罢散朱...
...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发垂髻(一作剪彩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和劝农六首》苏轼 .海南多荒田,俗以留香为业,所产粳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 余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 咨尔汉黎,均是一民...
...相视而愧,元臣耋老,闻风而叹。不言而化成,不威而心服。自三代、汉、唐,一人而已。若夫先后旧仪,具在有司,每自抑畏,置而弗举。受册之礼,当在文德也,而退即于崇政;明堂之贺,当在集英也,而仪止于东闱。将成宣光,则原庙之设自处于治隆;将损任子,则...
...九百九十四并引草、抱、道三韵。) 【古诗】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古诗类苑八十四。《诗纪》十。)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古《诗纪》依据广告编苏、李诗七首於汉诗卷二。...
...治学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
...文武之资。 过录愚忠,以敦薄俗。 也不临宠而惧,职思其忧。 非敢有意于功名,庶几少逃于罪悔。 臣无任。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二首(之一)》苏轼 臣轼言。 伏蒙圣慈,以臣入院,特赐衣一对,金腰带一条,金镀银鞍辔马一匹。 被三品之服章,君子所以昭令...
...《栾城应诏集》第六卷(苏辙·进策五道) 《君术》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之事,非宰相不可尽行,非谏官不可尽言。 天下之人,谁能必至于谏官、宰相者?惟其少而学之,长而欲行之也,终其身而不当其位,不可以侵官而求尽其意。 是故士大夫之间,犹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简介(苏轼) (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
...技法图谱。清代王概兄弟应沈心友(李渔之婿)之请编绘,因刻于李渔在南京的别墅“芥子园”,故名。该书第三集为花卉草虫禽鸟谱,共四卷。 (2〕 有正书局的《芥子园画谱三集》广告,见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申报》,其中说:“本局费二十年心力经营木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