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医家(907-960年)。字德润,梓州(今属四川)人。本波斯之祖籍,于隋代来华,入唐后改姓李。颇爱文学,后亦好医学,尤精本草。专门收集由国外输入之药物,编成《海药本草》,载入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外来药。原书早佚,受到后世医家尊重而...
...的药物治疗等于杯水车薪,无剂于事。4.从历代方书所载剂量分析,宋以前和明以后的方书有明显差异,而对照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则我们目前所用的某些药物的剂量似乎偏小。尽管古今量制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仲景方中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把握剂量。即以...
...清代医家。字子律,号墙东圃者,或简号东圃。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初习儒,后又习医,对本草尤感兴趣,所著有《药性纂要》一书,主要系撷取《本草纲目》中之药物五百九十七种,摘录其要,另增新药如海参等计九种。现存有刻本。...
...对口齿疾患治疗药物的搜集和整理,李时珍有突出贡献。《本草纲目》中载有治疗口齿病的药物达500余种,并在各药附方中附有相关方剂400余首。论述涉及的病种有:龋病、牙体非龋性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颌骨骨髓炎、唾液腺...
...动态 释名《本草拾遗》的有铁杵、铁刀、故锯、布针、铁钉等5种;《大明本草》的有钥匙、铁犁尖、马衔等三种;《开宝本草》的有铁秤锤、车辖2种。《本草纲目》的新增品有铁铳、铁斧、大刀环、剪刀股、铁镞、铁甲、铁锁、铁铧、马镫等9种。 气味辛,平,...
... 常用食品 五汁饮(《温病条辨》) 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桑菊薄竹饮(《广东原茶方》) 薄荷糖(《简便单方》) 参考:暖春补品有大葱 第二章 清热饮食 清热泻火类 茭白(《本草图经》) 香椿叶(《本草纲目》) 香蕉(《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种说法。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相反。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玄参系《本草纲目》增入...
...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昌珠本草》总结了历代藏龙卧虎本草之精华。从现在了解最早的《月王药诊》开始,至《四部医典》、《甘露八部》、《药性广论》、《蓝琉璃》、《药物大全》...
...中药的释义1.平和的药物。中药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2....
...“药不可独用,病不可泛治”为诫。博取群书,援引论证,钻研古方,与严洁、洪炜合撰《得配本草》十卷,刊行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本书选药647种,除明各药功用外,特详药物间之配合应用,列药品之得、配、佐、和,后有“奇经用药考”附录。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