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誓上》 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1、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但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
...《东山经》之首[木敕][朱/虫虫]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鱼庸][ 鱼庸]之鱼,其状如犁羊,其音如彘鸣。 又南三百里曰[艹/畾]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 又南三百里曰[木旬]状...
...舌,叶是藿香,胶是熏陆。详《本经》所以与沉香等共条,盖义出于此。然今南中所有,乃是草类。《南方草木状》云∶藿香榛生,吏民自种之,正相符合也。范晔《和香方》云∶零藿虚燥,古人乃以合熏香。《本经》主霍乱心痛,故近世医方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医之有《本经》也,犹匠氏之有绳墨也。有绳墨而后有规矩,有规矩而后能变通。变通生乎智巧,又必本诸绳墨也。原夫炎帝《本经》,绳墨之创始也。《大观》、《证类》,规矩之成则也。濒湖《纲目》,成则中之集大成,未能达乎变通也。譬诸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
...王惟一,又名王惟德,宋代著名针灸医家。其著作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穴腧都数》。 【生平】 王惟一(约公元987~1067年)又名王惟德,正史未载其传,宋代著名针灸医家。宋仁宗时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熟悉方药针灸。 【...
...茯苓甘淡平无毒。入补气药,人乳润蒸入利水药,桂酒拌晒入补阴药,童便浸切。一种栽莳而成者曰莳苓,出浙中,但白不坚,入药少力。凡用须去尽皮膜则不伤真气,以皮能泄利,利津液。膜能阻滞经络也。《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
...考《汉书·艺文志》,分医经与经方而二之。而隋书经籍志则统以医方。乃读其论,则均有味乎谚所谓有疾弗治。适得中医云云盖诚见夫医或失宜,热以益热,寒以增寒,转伤于内,与其授权于庸医,固不若听命于造物,以不治治。然瞑眩瘳疾载在书,医师率属,十...
...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
...黄帝作《内经》,史册载之,而其书不传。不知何代明夫医理者,托为君臣问答之辞,撰《素问》、《灵枢》二经传于世,想亦闻陈言于古老,敷衍成之,虽文多败缺,实万古不磨之作。窥其立言之旨,无非窃拟壁经,故多繁辞,然不迨拜手赓扬、都俞吁 之风远矣!且...
...甘平无毒。蒸熟曝干自裂,入药炒研用。色黄油透者勿用。《本经》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发明 柏子仁性平而补,味甘而辛。其气清香,能通心肾益脾胃,宜乎滋养之剂用之。《本经》言除风湿者,以其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