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一边,竭力为章士钊迫害学生的行为辩护,攻击鲁迅和女师大进步师生。这些人大都住在北京东吉祥胡同,当时曾被拥护北洋军阀的《大同晚报》称赞为“东吉祥派之正人君子”。 〔4〕通人 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这里是对陈西滢一类人的讽刺。当时...
...十一月二十日《中流》第一卷第六期,原题《〈海上述林〉上卷出版》。 《海上述林》,瞿秋白的译文集。在瞿秋白牺牲后由鲁迅收集、编辑。分上、下两卷于一九三六年五月和十月先后出版。上卷《辨林》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拉法格等人的文学论文...
...窗矩榻,咄咄不自得,因编《可是梦》、《风月鉴》二种以为消遣。书成,亲友索观之,俱唤为静者心多妙也。鈺思先生生平,其卓卓者若是,固今之不可多见,而以病废,惜哉!悲哉!但其人不可不使,不借书以何之,乌知先生期颐,后人尽得识先生为何如人耶?鈺堂弟...
...鲁迅》中说:“这诗的意思,他(鲁迅)曾同我说过,指的是杭州党政诸人的无理高压。” 【注解】 ①钱王,即五代时吴越的国王钱□(“谬”换金旁),宋朝郑文宝《江表志》:“两浙钱氏,偏霸一方,急征苛惨,科赋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登假:《礼记·曲礼》...
...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以备中学生阅读。 《诗经》《战国策》《论语》《庄子》《荀子》《楚辞》《淮南子》《论衡》《左传》《老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元曲选》《史记》《汉书》《明曲选》杜甫白居易陶渊明李白韩愈柳宗元王安石陆游辛弃疾...
...题《陶元庆的出品》〔1〕 此璇卿〔2〕当时手订见赠之本也。倏忽已逾三载,而作者亦久已永眠于湖滨。草露易皠〔3〕,留此为念。乌呼! 一九三一年八月十四夜,鲁迅记于上海。 【注解】 〔1〕 本篇据手迹编入,原题在鲁迅所藏画集《陶元庆的出品》...
...自题小像 (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①,我以我血荐轩辕。 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鲁迅于1903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
...,鲁迅于上海校毕记。 【注解】 〔1〕《壁下译丛》 鲁迅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八年间译的文艺论文的结集,一九二九年四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计收论文二十五篇,其中十七篇在编集前曾分别发表于当时的报刊(《莽原》周刊、《语丝》周刊、《莽原》半月刊、《...
...带着一点私仇,因为杭州省党部的有力人物,久已是复旦大学毕业生许绍棣〔11〕老爷之流,而当《语丝》登载攻击复旦大学的来函时,我正是编辑,开罪不少。为了自由大同盟而呈请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也是浙江省党部发起的,但至今还没有呈请发掘祖坟,总算...
...所发表的《谈文人的假名》。 〔3〕《中国文艺年鉴》指一九三二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的《中国文艺年鉴》,杜衡、施蛰存编辑。年鉴卷首的《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一文,为苏汶鼓吹的“文艺自由论”辩护,同时吹捧杜衡在创作方面对现实主义文学“给了最大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