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方六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丛书。六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一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二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五腧穴),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三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43.htm

针方六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丛书。六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一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二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五腧穴),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三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4.htm

全息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疾病预报的条件……第一节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亦存在着全息。每一个局部皆为全身的缩影。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体表是一张由众多全息场重叠而成的巨大全息片。中医2000多年前的内经早就论述了缩影理论,详载了颜面—内脏相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8.html

阎明广与子午流注针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其余部分则是阎明广采摭诸家编次而成。阎氏在注释流注指微针赋中运用大量内经难经的经典原文,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渊源,阎氏对子午流注理论原则进行了总的诠释和论述。 子午流注针经是现存最早的子午流注针灸专著,首卷有流注指微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4.html

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可能是黄帝时期的理论。他认为运气之学出自周礼,由天官所掌管,有严格的计算和考察方法,而且中医学所传的运气学说并不吻合实际。他根据自己的研究,阐发了鲜为人知的独特运气推步方法内经的运气理论是主客之间相克的六步推算法,而黄氏所提倡的易序...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4.html

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由于成书在今本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学经典难经开篇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何谓也”;又由于在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脉经中才开始见到将两手的“寸口脉”[即位于手腕的桡侧动脉。]分成寸?关?尺三部,用以诊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0.html

中医内病外治学的继承发明与应用_【中医宝典】

...知道膏摩疗法中的“痹症”,是人体患的慢性疾病,风湿病是痹症的一种病症。研究膏摩疗法中的膏药必须能治疗人体的慢性疾病。有关痹症的认识,内经早有定论,即“痹症”“除人体荣卫气之外,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内经痹症论篇内经还指出:五脏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16.html

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著作,虽然徵引了内经、仲景等书,但言脉部分是以脉言病的(1—6卷),脉经以脉为中心列出病证,这对理解脉是必需的,但只列病证而不是或者说是不包括用辩证为观点和方法去“平脉辩证”。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3.html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着议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下。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4-12.html

答陈××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下之妙理寓于迹象之中,实超于迹象之外,彼拘于迹象以索解者,纵于理能窥其妙,实未能穷其极妙也。如九十六号(绍兴星期报)陈××,因研究剖解之学人于十二经之起止莫能寻其迹象,遂言内经所言十二经无可考据。非无据也,因其理甚玄妙,超于迹象之外...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30.htm

共找到516,8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