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莘农_得气与病情预后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程凯 杨金生 王莹莹 王宏才 朱兵 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针刺时候从下针到得气的时间的长短、得气感觉的强烈与否,不仅决定着治疗效果如何,还能够作为判断病人病情和治疗预后的依据。针经指南·标幽赋云: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1113-1-3.html

延年益寿须四少_【中医宝典】

...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养生有道,享有百年高寿。其养生秘诀,在于以下四少
 1.少食。内经非常重视饮食有节,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少食指节制饮食,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孙思邈说,若要延年益寿,须腹中食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21.html

经络与疾病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及传授。 人体四肢部位是针刺治病的重要部位,常有一种异常感觉向一定方向传导,这种传导与针治疗效关系密切,在内经中称之为得气,比喻为针游于巷。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体表,且同体内脏器有着沟通表里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经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9.html

经络与疾病_【中医宝典】

...及传授。 人体四肢部位是针刺治病的重要部位,常有一种异常感觉向一定方向传导,这种传导与针治疗效关系密切,在内经中称之为得气,比喻为针游于巷。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体表,且同体内脏器有着沟通表里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经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8.html

循环与对立--阴阳家的_【中医宝典】

...了四时脉法和以四时为理论依据的针刺方法。如果对于早期的阴阳家学没有一定的了解,则颇难理解这些诊断、治疗方法的立意。例如后世的脉学理论将浮脉(取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病在的征象,而在今本黄帝内经中却是作为春季的正常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6.html

针刺手法的轻重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熟能生巧,就可做到心中有数,指下分明。(四)针刺手法轻重与针刺补泻法的关系针刺补泻法,是针对病证的虚实而施以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方法,灵枢·经脉指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针刺手法轻重。是行针时所用的刺激量,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7.html

从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上)_【中医宝典】

...内经认识世界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三项原则: 一是天下随时;二是道法自然;三是立象尽意。 这三项原则决定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原点是以时为正,其关注和认识的层面是事物的现象层面,是发现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 以时为正——天下随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68.html

杨依方_八、用针之要,知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内经所说的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经旨的体现。人之患病,是由于正邪交争,阴阳发生偏胜,好似天平失去平衡,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针刺就是通过经络调整阴阳气血的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ifang/586-3-8.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谧甲乙经黄帝内经130个穴和脉经基础上,对十四经穴,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增加到349个,将每个穴位的别名、部位、取法、何经所会,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禁针穴误刺后甲等,皆具体载述。穴位排列的次序,按头、面、耳、颈、肩、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重视针刺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_【中医宝典】

...重视针刺手法是浙江针灸医家的一大特点。在宋明时期,北有窦汉卿,南有席弘、徐凤等针灸名家,在针刺手法上都有建树,手法之繁多,几乎已臻完备之境界,而杨继州在血竭、京墨、米醋、麝香等药物,铺敷在患者皮肤上,然后再用针尖点刺至皮肤稍突起,再施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2.html

共找到640,5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