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515)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年(652)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担任尚...
...夫世之持斋,往往以斋之说为误,何也?茹素而已,不复知有斋之实事。意谓茹素可以弭灾集福,却病延年,则谬矣,《玉华子》曰∶斋者,齐也。齐其心而洁其体也,岂仅茹素而已。所谓齐心者,澹志寡营,轻得失,勤内省,远荤酒;洁其体者,不履邪径,不视恶色,...
...开始吸收印度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的内容和“赫依、希拉、巴达干”(气、明、痰)理论,但并不系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随着十六世纪藏传佛教的大量输入蒙古地区,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入并被译成蒙文;而印度吠陀医学的《医经八支》也在这...
...一、刘翰刘翰(919~990),宋初沧州临津(今河北沧县)人,世医出身。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后周显德二年(955),因进献《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著作,被周世宗柴荣任命为翰林医官。其书交由交馆收藏。...
...故名。其根为姜,其子为红豆蔻。子入馔,未拆开者,曰含胎。以盐腌入甜糟中,终冬如琥珀,味香辛可脍。其根不堪食,而药中多用之。人不以其子而掩其根,所重在根,故不曰红豆蔻,而曰高良姜也。蔻者何?扬雄《方言》云:“凡物盛多谓之蔻。”是子形如红豆而...
...医学,所论着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凡十数种;皆先世父雪村先生行楷细字,录存于家。近坊中有瘟疫明辨四卷,祖启购阅之,即先大父存存书屋广瘟疫论也。虽易其名,未曾改窜其文,不知何误刻为歙县郑某之书∶在先大父固不争此,子孙见之...
...其痒痛 疾之所在。非有志于仁者,其能若是乎? 西曾君德显,儒而为医,幼从乡先生李月山,固已得儒学于心授,长从世医刘氏,又能得医学于心传,精读医经,详味药性,参前辈之奥议,伸自己之独见,有求必应,不倦于贫,集其平时论证与方,名曰《活幼心书》。...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的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哉?何汶汶若此!余谓苟能勤学,不患无术,研穷久则聪明出,阅历多则机智生。读公此编,真苦海之慈航、迷途之宝炬也。昔缪仲醇作《广笔记》,尤在泾作《医学读书记》,徐洄溪作《医学源流论》,皆以高才绝学精研医理,故其权衡精当,非复专门之书之所能及。以...
...目录 《医统》解炽发醒头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统》:解炽发醒头膏【处方】荆芥穗2钱,香油半两,柏子油少许。【制法】先以荆芥入油煎焦,再加柏油少许。【功能主治】梳发自开。主【用法用量】擦发,顷时梳之自开。【摘录】《医统》卷六十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