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 1、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
...於邱明之书。于是上始轩辕,下讫天汉,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系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篇,始变左氏之体,而年载悠邈,简册阙遗,勒成一家,其勤至矣。又其属稿,先据《左氏》、《国语》、《系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而後...
...显宗,终乎此世。释教翻译,时代炳然,文史备彰。黎民不惑。至如道家元籍,斯则不然。唯老子二篇,李聃亲阐。自馀经制,皆杂凡情。何者?前汉王褒造《洞元经》,後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二十四卷,吴葛孝先造《上清经》,晋世王浮造《化胡经》。又鲍靖造...
...何可安尊?上承下接,劳谦匪解,是以吉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1)。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1)处三之上,而用谦焉,则是自上下下之义也。承五而用谦顺,则是上行之道也。尽乎奉上下下之道,故“无不利”。“指撝”皆谦,不违则也...
...有差除,上曰:“得如刘�者,可矣。”未数年,亟迁主客郎中、三司户部判官。真宗之奖拔廉吏如此,然由野一诗发之也。 濮人李植成伯与张续禹功师徂徕石守道,为门人高弟。欧阳文忠《读徂徕》诗云:“常、续最高弟,骞、游各名科。”嘉�中,诏举天下行义之士,...
...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玉纬》云:《洞真》是天宝君所出,又云:以元始高上玉帝出《上清洞真之经》三百卷,《玉诀》九千篇,《符图》七千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
...修撰武德七年九月十七日。給事中歐陽詢。奉敕撰藝文類聚成。上之。 貞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祕書監魏徵。撰群書政要。上之。太宗欲覽前王得失。爰自六經。訖于諸子。上始五帝。下盡晉年。徵與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始成凡五十卷。上之。諸王各賜一本。 十三年...
...原文-出自《文子》 9、《道德》原文-出自《文子》 10、《符言》原文-出自《文子》 11、《守朴》原文-出自《文子》 12、《守弱》原文-出自《文子》 13、《守无》原文-出自《文子》 14、《守虚》原文-出自《文子》 15、《九守》原文-...
...1、《谓齐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2、《宫他谓周君》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3、《犀武败于伊阙》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4、《秦欲攻周》原文-出自《战国策》之《西周策》 5、《韩魏易地》原文-出自《战国策...
...泰者,物大通之时也。上下大通,则物失其节,故财成而辅相,以左右民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1)。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1)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三阳同志,俱志在外,初为类首,已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