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义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祭义 1、祭义:五谷,食物之牲也,天之所以为人赐也。宗庙上四时之所成,受赐而荐之宗庙,敬之性也,于祭之而宜矣。宗庙之祭,物之厚无上也。春上豆实,夏上尊实,秋上实,豆实,韭也,春之所始生也。尊实,也,夏之所受初也。实,黍也,秋之所先成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86.html

深察名号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深察名号 1、深察名号: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古之圣人,而效天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49.html

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上)_【中医宝典】

...则为四时之气,四时之气合在一起又是天地本气。汉代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五行学说的这种基本思想内涵特点曾做了明确精辟的解释:“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80.html

迎神和咬人原文-出自花边文学_【鲁迅全集】

...别一样。 报又载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党员,出面劝阻迎神,被大家一顿打,终于咬断了喉管,死掉了。〔6〕这是妄信,但是也有根据的。精忠说岳全传〔7〕说张俊陷害忠良,终被众人咬死,人心为之大快。因此乡间就向来有一个传说,谓咬死了人,皇帝必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57.html

暖燠常多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暖燠常多 1、暖燠常多: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溧也不能有熟,岁之精也。知心而不省薰与溧孰多者,用之必与天戾。与天戾,虽劳不成。是自正月至于十月,而天之功毕。计其间,阴与阳各居几何,薰与溧其日孰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63.html

四时之副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四时之副 1、四时之副: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圣人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庆赏罚刑,毕事而同功,皆王者之所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65.html

威德所生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威德所生 1、威德所生:天有和有德,有平有威,有相受之意,有为政之理,不可不审也。春者,天之和也;夏者,天之德也;秋者,天之平也;冬者,天之威也。天之序,必先和然后发德,必先平然后发威。此可以见不和不可以发庆赏之德,不平不可以发刑罚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89.html

内经脉法后世的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在脉学上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因为脉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 通过内经将古代医经家脉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脉法内容尽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五行与诗联_【中医宝典】

...如墨家、兵家;还有五行江湖派,如相术派、风水派、命理派和丹家五行派等等。江湖派之五行,宋人陆象山予以严厉的批判,他还引证沙随先生程迴的话予以互证(见王士禛池北偶谈·五行)。 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中国文化是阴阳五行文化。”五行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391.html

天容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天容 1、天容: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反而有相奉,微而至远,踔而致精,一而少积蓄,广而实,虚而盈。圣人视天而行。是故其禁而审好恶喜怒之处也,欲合诸天之非其时,不出暖清寒暑也;其告之以政令而化风之清微也,欲合诸天之颠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57.html

共找到896,6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