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类书,收有杂病、伤寒、疡病、妇科、儿科的理论和方药,查阅方便,且附作者经验和见解,受到后世推崇。张三锡的医学六要也有类书性质。明代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丛书。一类汇集古代医书,王肯堂辑、吴勉学刊行的古代医统正脉全书最为著名,全书刻古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1.htm

哮病_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尤要于清肺也.(补)用药主以二陈汤.加前胡、紫苏、枳壳、桔梗、杏仁、桑皮.温散用细辛.清火用石膏.发散加麻黄.探土用瓜蒂.发汗用华盖散.哮症发于初冬者.有二症.一属中外皆寒.乃东垣苏温肺汤.劫寒痰之捷法也.一属寒包热.乃仲景越婢半夏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huibu/636-11-3.html

读素问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三卷。元·滑寿注,明·汪机续注。续注本刊于1519年。本书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萃12类,予以简要注释。续注部分又作了若干补充,又名续素问钞。现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62.htm

读素问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三卷。元·滑寿注,明·汪机续注。续注本刊于1519年。本书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萃12类,予以简要注释。续注部分又作了若干补充,又名续素问钞。现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1.htm

中西医汇通的经验教训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和优劣、长短,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宣传中医学理论,成为近代医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把吸取西方医学的科学方法,作为发展中医学途径之一,尽管是初步的尝试,但对后人也是重要的启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9.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卷。清·叶霖撰于1895年。叶氏认为难经一书“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遂历代医学大家对难经的注疏,以内经原文予以对照排比、诠释发挥。以内经医学之根本,故以“正义”名篇。全书辨论精要,考证颇详。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0.html

麻木_证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而血亦罕至.由是心失所养而成昏晕.(补)脉法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关后得之.麻在下.脉涩而芤.死血为木.不知痛痒.(医鉴)治法治宜祛风理气.养血清痰.(绳墨)初病.不可骤用、 、归、地.恐气血凝滞.邪郁经络不散.若久而...

http://qihuangzhishu.com/636/39.htm

泄泻_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郁结.使气升而谷自化.(补)郁热当清有肺热闭锢.咳嗽胸满.误服、术.使肺中之热.回奔大肠而泻者.当先清肺金.然后和脾.(补)泄泻忌用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热不可纯用苦寒.太苦则伤脾.兜涩不可太早.恐留滞余邪.淡渗不可太多.恐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huibu/636-14-1.html

三家医案合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三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02.htm

三家医案合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三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99.htm

共找到476,2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