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六)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贤。其论皆为解释。其方皆为详也。至若仲景论中真寒证。别集中寒论三卷。即当续出。倘世俗之。厌此书烦冗。欲检证寻方。如头痛发热等候。以为不便翻阅,则更有增补成氏明理论出焉。〔钱氏(潢)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十卷 存自序曰。夫天地间...

http://qihuangzhishu.com/485/57.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为基础,“以中国医书为经,以朝鲜传统为纬”,收集太平圣惠方直指方圣济总录妇人良方等中朝医书中的材料,共分931条病症、10706条医方和1479条针灸方,药材按宋代证类本草顺序,收载630种。医方类聚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曹炳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创办药学卫生报,开设和剂药局。主张博览群书,反对保守偏执,墨守一家之法,以应付临证多变之病症。于中医古籍之保存,作出贡献,精选古医365种,编成中国医学大成,分经、药物、诊断、方剂等十三类。著述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病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67/52.htm

医学史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htm

秦汉时期史研究和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史记中的医家传记史记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书中对汉武帝以前有关名医的传记、医药史事、文献等都有所反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先秦名医扁鹊和西汉医家淳于意所立的传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5.html

方论(十四)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比比皆是。所感之轻者。尚获侥幸。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胜记。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不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医者傍皇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不死于。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吁。千载以来。何...

http://qihuangzhishu.com/485/73.htm

聿修堂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治通义脉学辑要救急选方略抄穴纂要。丹波氏父子治学谨严,对中国古典的考证、注释较为详明。现存上海石印本和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66.htm

眼科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助,除做眼科手术外,也兼做外科手术,其中关韬在做白内障手术方面,颇负盛誉。继伯驾之后,1855年嘉约翰来广州,在华50年,除诊治眼科病人之外、于1880年翻译出版了眼科撮要一书,1881年,在他翻译出版的外科手册中第六卷为眼科手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24.htm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药传入日本以后,得到日本朝野重视,在日本出现了许多以研究中国医学而著称的学者,他们撰写了不少研究中国医学的巨著。如公元808年日本平城天皇的侍医出云广真等编成大同类聚方100卷,就是参考传入日本的中国黄帝内经针经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4.htm

近代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总医院管辖,1894年6月26日李鸿章拟医院创立学堂折奏请设立,于本年校舍落成,正式招生开学,委任林联辉为第一任总办(校长),以原有的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同时正式改名为北洋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西医学校。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8.html

共找到478,6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