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及其子张壁医学创新思想和“易水学派”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所倡导主要学术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倡脏腑辨证学说。张元素受内经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前人著作中有关脏腑辨证思想启发,系统总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4.html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公元前770年,在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这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由兴起到繁荣,最后逐渐衰落时期。夏、商、西周三代王朝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奴隶主贵族政体,国家统治机器如军队、刑法等也一代比一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htm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如掩脐、涂囟、搐鼻等。这些外治法被用来治疗各种小儿疾病,这是陈复正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结晶,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小儿外治法发展水平。这一时期,麻疹仍为当时经常流行,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疾病。谢玉琼编撰麻科活人全书4卷(1748),详述麻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0.htm

清代前中期临证医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命门之火宜养不宜伐,故偏于执八味丸统治诸病。又如沈朗仲病机汇论,举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脉、因、证、治有关论述,其中十分突出和推祟李中梓注重脾肾学术内容。张璐医学观点接近于薛已、张介宾二家。其方药主治多本于薛氏医案景岳全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7.html

公共卫生事业开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中国医学变革从体系上看是由以中医学为主导传统医学体系向以西方医学为主导近代医学体系转变。直至本世纪初,以医院为中心西医模式与以个体开堂行医中医模式尚处于平衡状态。尽管前者在眼科、外科等手术学科上有明显优势,但内科疾病治疗...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35.htm

秦汉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西汉时,佛教已流行于西部各地,随着西部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佛教遂传入内地。另一方面,东汉时期在中国产生道教,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一些修行方法,奉黄帝和老子为教主。尊道德经为经典。道教修练方术有守一、行气、服食、房中等,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0.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亲自给图,经长期积累,绘出135种舌图,运用分经、运气答理论,把舌和证联系起来,观舌成为诊断重要依据之一。2、问诊:中国医家历来重视问诊。李梃医学入门指出,问诊必须详尽,他列出48问,妇人需再加4问,产后又加4问。徐春甫强调四诊合参...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物理诊断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由黄大有编译物理诊断学一书,奠定了我国物理诊断学教学工作基础。1951年2月陈锵翻译了卡博特物理诊断学第十三版,由东北医学图书出版社出版,1977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大有,黄萃庭主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07.htm

内科杂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杂病著述十分丰富,成为这一时期内科杂病学术繁荣重要特点之一。重要著述有:薛己内科摘要,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内科”命名医学专著;孙一奎赤水玄珠、楼英医学纲目,强调辨证论治理论运用;虞传医学正传,本丹溪之说而有所发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3.htm

妇产科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我国西医妇产科萌芽与兴起(1850~1910)清朝末年、一些传教士医生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开始了妇产科医疗工作。1858年,英国医生合信著妇婴新说,是我国第一本西医妇产科中文书籍。中国妇女因为几千年来长期受封建和旧礼教思想...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22.htm

共找到1,085,6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