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过《越风》、《子曰》等刊物。 〔2〕 《越风》 小品文半月刊,黄萍荪主编。一九三五年十月创刊于杭州。 〔3〕 “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 语出明末王思任致马士英的信。 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破南京,宰相马士英逃往浙江,山阴王思任写信...
...论文,涅拉陀夫的长序和详注,作者特为中国译本而作的注解。卷首有三色版作者画像一幅,卷中有作者照相及笔迹各一幅,书中主角的照相两幅,地图一幅,三色版印法棱支画“铁流图”一幅。 道林纸精印,页数三百四十页。实价大洋一元四角。 士敏土之图 革拉特...
...激起公愤,学生召开大会,不承认她为校长,于一九二五年一月派代表向教育部提出撤换她的要求。五月七日,她借“国耻纪念”集会之机制造事端,并于五月九日悍然开除了六名学生自治会负责人。 〔3〕 尸位素餐 空占职位白领俸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
...’你的。” 〔3〕 《民众文艺》 《京报》附出的文艺周刊,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九日创刊于北京,原名《民众文艺周刊》,自第十六号起改名《民众文艺》,自第二十五号起改为《民众周刊》,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至第四十七期停刊。 ...
...亦举足欲除去之。此其反射作用也。 次更以针纵贯脊髓,则上述作用,一切俱亡。(然因神经及肌肉未能即死,故直接加撄,亦尚呈反应,特甚微耳。)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十月四日杭州《教育周报》,署名周树人。原为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
...《〈母亲〉木刻十四幅》序〔1〕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一出版,革命者就说是一部“最合时的书”〔2〕。而且不但在那时,还在现在。我想,尤其是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这有沈端先〔3〕君的译本为证,用不着多说。 在那边,倒已经看不见这情形,成为陈迹了...
...谨言。 第三表臣等言:前再上表,请加尊号,实以功德俱茂,典礼宜崇,然而不能铺陈,无以动寤,(《汉书》:动寤万乘。)愚诚虽竭,天鉴未回。臣某等诚恐诚惧,顿首顿首。 臣等谨按《白虎通》曰:“号者,功之表也。”神农有教田事之勤,燧人有兴火食之利,...
...蒋介石为首的宁派和以胡汉民、汪精卫为首的粤派为调解派系矛盾而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如十月在上海召开宁粤“和平”预备会;十一月双方分别在南京、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3〕 北边忽地起烽烟 指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日军进攻锦州。 ...
...人情也?贽《论朝官阙员状》云:“顷之,辅臣鲜克胜任,过蒙容养,苟备职员,致劳睿思,巨小经虑。”此乃谏德宗不任宰相,亲治细事之词也。)贽居忠州十余年,常闭门不出入,人无识面者。避谤不著书,习医方,集古今名方,为《陆氏集验方》五十卷,卒于忠州,年...
...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 劳什子 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