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拼音L:第八篇_《中医词典》k~l~m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焦循记述。本书所述多为李炳治愈治愈疑难病案,每案阐明病因、病理、立法处方。行文简捷,语无夸诞。现存四种清刻本,又见《珍本医书集成》。李文渊清代医家。字静叔、叔卿,益都(今属山东)人。因母病及其自身之病,以古方疗之,未能救其母之病,因提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4/191-2-8.html

龙骨故事_【中医宝典】

...中药里常用龙骨、龙齿,其实是古代动物骨骼化石。龙骨主要作用是镇惊,敛汗涩精,固肠止泻。早在战国时期医书《甘草组成),用以治疗心悸、神昏等神经衰弱症状。 在这些治病龙骨中,还蕴含着一个重大发现。清代光绪年间,河南安阳有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40.html

苏轼智慧故事:苏东坡妙堵后门_文学家_【文学360】

...苏东坡(公元1037—1101年)在朝廷里做了大官,来求他帮忙人可多啦。一天,他老家来了一位同窗好友,请求他说:“请您想想办法,给我弄个一官半职吧!” 苏东坡没有正面回答,却说:“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读了一则有趣故事,你想听听吗?”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56.html

兔唇修补术最早记载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指出:“人有生而缺唇,似兔唇,故谓之兔缺。”至唐代,中医外科已出现了专职整形外科医生,兔唇修补也更为普遍了。唐代政府所编《新修本草》、南宋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都记载有缺唇修补术。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年)在其所著《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6.html

清代药物学与方剂学进展_【中医宝典】

...一、药物学 整个清代,虽然难以找出具有划时代意义药物学杰作,但也异常繁荣,至少在本草著作数量上空前多,种类空前丰富。 (一)赵学敏《时方歌括》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9.html

郑连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江苏苏州人。世医,承家学,常与表兄祝怀萱讨论古今中西医学及证治经验。采录叶天士妇科证治方法,附以己见,编成《女科临床效方》(1936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25.htm

因势利导_《趣味中医》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轻”、“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势”,根据各种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体现。病在上部较轻浅,宜轻扬宣散,清代医家吴鞠通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

http://qihuangzhishu.com/150/38.htm

因势利导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轻”、“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势”,根据各种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体现。病在上部较轻浅,宜轻扬宣散,清代医家吴鞠通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4-5.html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故事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1.htm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内经》《伤寒沦》有关论述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温病辨证方法,属于病机辨证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受温热病邪侵袭,故各种温病在儿科发病率高。卫气营血辨证广泛地适用于多种温病,是小儿温病病机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79/75.htm

共找到856,3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