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痰、湿有关。我们常将其分为痰气阻膈、瘀血阻膈、阴虚瘀热、气虚阳微四型辨治,获得了一定疗效。 痰气阻膈型 表现为食管梗噎不畅,胸膈痞闷,呕吐痰涎,时轻时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宜祛痰理气宽胸。方剂选用启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药物选用...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
...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
...、舟车等方,初获小效,久则病加,肿盛胀增,甚至背平脐突,阴 阳位,为喘为阻,则大命倾矣。余目睹其症已危,心欲拯之,而势难挽也。特将致病之源、理,不惮烦而辨之,以作后进之殷鉴也可。澜按∶古人论中风,论其本也;后世言中风,言其因也。治有开邪、固...
...八味清心沉香散 补肾益脑片 参莲艾附汤 大菟丝丸 独活寄生汤 二加龙牡汤 钩虫丸 冠心丹参片 桂附苓术饮 混元丹 鹿角菟丝丸 慢白汤 七味广枣丸 生脉饮 薯蓣丸 养心定悸膏 益气导溺汤 方剂主治:心悸气短 黄精煨肘 ...
...转归。在辨病基础方上,根据具体证型加减配伍,能较好地调整高血压病人内在失调的生理功能,达到温和降压的目的,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陈可冀院士认为,辨治高血压,一是要辨清病理性质,掌握阳亢与阴虚,标实与本虚的主次,予以潜阳、滋阴、活血、益气,阴虚...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官系统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通的自觉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 (一)病史、症状...
...肝气郁结,肾阴虚损证也。盖肝气怫郁气逆扰心则胸胁苦满,心悸脉结;肾阴亏虚,水不济火则腰脊酸痛,烦热易惊。治宜先调肝、后滋阴,步步为营。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2g 黄芩10g 苏子15g 党参10g 龙牡各30g 川军10g 桂枝10g...
...黄连汤原方治之:黄连4.5g 党参10g 桂枝4.5g 炙甘草4.5g 干姜4.5g 半夏15g 大枣6枚三剂二诊:呕吐已止,微有恶心。口干口苦,喜唾,苔仍薄黄,脉象沉细。原方加白术15g ,茯苓10g ,三剂。...
...疾病的一个症状而表现于疾病全过程之中。失眠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情绪异常等。从中医学角度看,失眠有虚证,有实证,而虚实夹杂证较为多见。而思虑劳倦、久病暗伤、内邪扰动、外感实邪是导致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以致神魂不安而失眠的主要病因。 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