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 小峰兄: 收到了几期《语丝》,看见有《鲁迅在广东》〔2〕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我知道不妙,所以...
...报载患脑炎戏作 (1934年)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①。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三月十六日 《鲁迅日记》1934年3月16日:“闻天津《大公报》记我患脑炎,戏作一绝,寄静农……” 【注解】 ①屈原《离骚》:“众女嫉...
...《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西村是一个日本医生。诗中“[火票]”作“焰”。 【注解】 ①《管子·内业》:“大心而敢。”...
...鼓词和唱本,国内非常多,品格也相像,所以这些作品(?)也再不能“火上添油”,使中国人堕落得更厉害了。 总之,新的年青的文学家的第一件事是创作或介绍,蝇飞鸟乱,可以什么都不理。东枝君今天说旧小说家以为已经战胜,〔8〕那或者许是有的,然而他们的...
...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此词即其中之一。 ...
...刺旧社会给新青年看,希图在若干人们中保存那由误解而来的“信仰”,倒是“欺读者”,而于我是苦痛的。 一位先生当面,一位通信,问我《现代评论》〔7〕里面的一篇《鲁迅先生》〔8〕,为什么没有了。我一查,果然,只剩了前面的《苦恼》和后面的《破落户》...
...日作”。 杨铨(1893—1933),字杏佛,江西清江人。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任东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协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
...秋夜有感 (1934年) 绮罗幕后送飞光①,柏栗丛边作道场②。 望帝终教芳草变③,迷阳聊饰大田荒④。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⑤。 中夜鸡鸣风雨集⑥,起然烟卷觉新凉。 九月二十九日 《鲁迅日记》1934年9月29日:“午后,……又为...
...,自身更进一步坠入饥寒贫病的深渊。不过在这十来年的流浪中,诗人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居成都,然后漂泊湘鄂,却有幸饱览各地壮丽河山,凭吊众多古迹,广泛接触社会,了解风土民情,感受时代苦难,诗人的创作因之题材更广阔,抒写更深入,写出了大批优秀...
...鲁迅作品《端午节》出自《呐喊》 1、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