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剪注》按语〔1〕 鲁迅案:我到上海后,所惊异的事情之一是新闻记事的章回小说化。无论怎样惨事,都要说得有趣——海式的有趣。 只要是失势或遭殃的,便总要受奚落——赏玩的奚落。天南叟莩〔2〕式的迂腐的“之乎者也”之外,又加了吴趼人李伯元〔...
...《坏孩子》附记〔1〕 这一篇所依据的,本来是S.Koteliansky and I.M.Murray的英译本,后来由我照T.Kroczek的德译本改定了几处,所以和原译又有点不同了。 十·十六。鲁迅附记。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
...鸭绿江畔》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汗血月刊》第一卷第五期。 〔4〕法捷耶夫(A.A._]IXXY,1901—1956)苏联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毁灭》、《青年近卫军》等。《毁灭》由鲁迅译成中文,一九三一年先由大江书铺出版,译者署名隋洛文,继以“三...
...或本为专著,载在期刊,或未见原书,惮于转写,其详,则自有马廉郑振铎二君之作在也〔9〕。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之夜,鲁迅校讫记。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五年七月上海联华书局再版的《小说旧闻钞》。 〔2〕海上妄子,遂腾簧舌 指成仿吾...
...太子太傅,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赠司空,谥曰穆。见《晋书》本传。 【注解】 〔1〕 贺循《会稽记》 鲁迅辑本一卷,收录记载会稽地理传说的佚文四则。 〔2〕 陆机(261—303) 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曾官...
...鲁迅作品《端午节》出自《呐喊》 1、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
...”二字旁,我加了“ ”,表示它的意义是全属于字面的(literal)。即是指“无意义的论调”或直指“无聊的论调”亦可。伏园先生与江震亚先生对于“滥调”二字似乎都有误解,故顺便提及。 现在且把我对于鲁迅先生《咬嚼之余》一篇的意见说说。 先说...
...“意表之外” 有恒先生在《北新周刊》上诧异我为什么不说话,我已经去信公开答复了。还有一层没有说。这也是一种新的“世故”。 我的杂感常不免于骂。但今年发见了,我的骂对于被骂者是大抵有利的。 拿来做广告,显而易见,不消说了。还有:1,天下以我...
...诸葛亮?先生的“旁边”那里来的“早变心了魏延”?无产阶级大众何时变成了阿斗? 第一个感想使我惶恐万分!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老了,这是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事!记得《呐喊》在北京最初出版的时候(大概总在十年前),我拜读之后,景仰不置,曾为文介绍颂扬,...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