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给药系统,经皮给药制剂(TTS)自上市以来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其市场规模2005年就已达到127亿美元。最近,有世界医药市场专家估测,未来几年TTS还将维持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7.8%,至2010年该剂型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15亿...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 ;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临床上共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为侵入皮肤后引起不同程度的硬块和结节,并演变成锥虫性下疳,下疳发生于约三分之一的病人且出现的部位...
...人体抵御重大疾病侵袭的新“哨兵”,已经被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曹雪涛领衔的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经过多年攻关,发现了一种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和独特调节作用的新型...
...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后的又一成就。接种麻风杆菌14个月后,60%以上的犱狳出现播散性瘤型麻风损害,几乎遍及全身,而且组织中含菌量极高。每克病变组织中可含麻风杆菌108~1010个。因此,犰狳麻风感染模型对于麻风病的治疗、免疫学及流行病学...
...研究所科学家介绍说,他们以毒性减弱的“HPIV3”人类副流感病毒为载体,并在其中插入编码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后,开发出了可鼻内注入的新型非典疫苗。科学家们对8只非洲绿猴进行了实验,其中4只注入新疫苗,另外4只猴子为对照组,注入的是无效疫苗。...
...摘要:对于患有严重镰状细胞疾病的非洲儿童,单独使用小剂量色甘酸钠可使镰状细胞数目出现“惊人的下降”。( Lancet 2000;356:309 ) 对于患有严重镰状细胞疾病的非洲儿童,单独使用小剂量色甘酸钠进行治疗可使镰状细胞数目出现“...
...胡思乱想。可患者则放心不下,不时照镜子,观察脸面皮肤有什么异常。时隔两个月,在面颊部出现几个红点,患者认为是麻风病的开始,精神更为紧张不安。多次到数家医院检查,均证明不是麻风病,乃一般皮肤红斑。经治疗虽红点消失,患者仍认为有潜在的麻风病。坚持自己...
...血吸虫疫苗塔基州立大学药学院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天花疫苗----CCSV。CCSV含有通过细胞培养获得的痘苗病毒。该痘苗病毒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惠氏公司(Wyeth)的 DryVaxvaccine相似,但后者通过感染奶牛产生。 ...
...1971年Kirehheimer报告,给九带犰狳接种麻风杆菌获得成功,这是麻风病研究继1960年Shepard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后的又一成就。接种麻风杆菌14个月后,60%以上的犱狳出现播散性瘤型麻风损害,几乎遍及全身,而且组织中含菌...
...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Michael W. Kattan博士及其同事对1992年~2000年间进行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9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计出一种新型列线图对肿瘤术后的复发进行预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