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溏薄;脾虚肺气不足,水道不利,则小便短少。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者薄腻,脉缓滑无力,为脾虚湿盛之征。治疗法则:健脾除湿,行水消肿。方药举例:白术散(《全生指迷方》)。白术、茯苓、大腹皮、生姜皮、橘皮方中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行水;...
...味甘、苦、淡,气平。降也,阳也。无毒。多产衡山,八月收采。作块类猪粪,故此名猪苓。用须去净黑皮,经入膀胱与肾。通淋消肿满,除湿利小便。盖苦泄滞,甘助阳,淡利窍故尔。《衍义》又云∶行水之功居多,大能燥亡津液。倘无湿证,勿轻用之。若久煎尝,损...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湿热郁结,上攻于耳所致。症见耳轮生疮,赤烂难敛,此愈彼发,缠绵难愈。治宜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旋...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菜苋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 菜苋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风邪,风热壅盛,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 【治法】清热除湿,利水消肿。 【方名】清癸汤。 【组成】金银花6-12克,大青叶6-9克,玉米须13-30克,泽泻6-9克,茯苓6-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
...小儿急性肾炎 【辨证】外感风邪,风热壅盛,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 【治法】清热除湿,利水消肿。 【方名】清癸汤。 【组成】金银花6-12克,大青叶6-9克,玉米须13-30克,泽泻6-9克,茯苓6-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赤小豆,亦名红小豆,五谷杂粮之一,善利水除湿,解毒消肿。《小品方》中说:“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一夜即消。”《本草纲目》中也说:“此药治一切痈疽疥疮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敷之,无不愈者。 ”治疗腮腺炎,余常用赤小豆适量。研末,醋...
...伸筋草为石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因其有舒筋活络作用,故得此名。其味辛、苦,性温,能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肌肤麻木、活动不利、肢体浮肿、跌打损伤。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用。入药可治以下疾病: 风湿关节疼痛:...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瓣虎耳草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斑瓣虎耳草 【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除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