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十六舌未有者)疫症初起,苔如腻粉,此火极水化。医者误认为寒,妄投温表,其病反剧,其苔愈浓,加以重剂,以致精液愈耗,水不上升,二火煎熬,变白为黑,其坚如铁,其浓如甲,敲之戛戛有声,言语不清,非舌卷也。治之得法,其甲整脱。(经验)...
...,命人楔一铁橛,用长绳拴上马缰,照着马屁股啪啪两鞭子,那骏马扬鬃奋蹄,围着铁橛飞跑起来。老百姓见了不知干什么,便问差役,差役说:“王天官让跑马拣( 碱 ) 地哩。”从此,黎民百姓更加钦佩王翱了。 后来,王翱随皇上巡视到盐山。皇上见遍地盐碱,...
...『标本采集』采空腹血2ml,不抗凝,铁溶血。『正常值范围』54—64umol/L或300—380ug/dl。『临床意义』1、增高:运铁蛋白合成增多,铁蛋白释放增加。2、降低:肝病,血色沉着症,溶血性贫血,肾病,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
...一、误吞铁、骨等物,肠中不能转送觉坠者,多食青菜猪油,则送入大肠,与粪同出,甚效。...
...专设正骨或金镞等科,疮肿科的医疗范围相对缩小。到了明、清时期,正骨(或接骨)与金镞各独立成科,疮肿科又改称疮疡科。此时正骨和外科的部分功能转移至正骨和金镞科。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疮肿科改称外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总称。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风科、产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金镞兼书禁科、金镞兼折伤科。元丰改制后,将重叠的金镞兼折伤科撤消,又增加针灸科仍为九科。此制一直沿袭...
...『标本采集』采空腹血2ml,不抗凝,铁溶血。『正常值范围』54—64umol/L或300—380ug/dl。『临床意义』1、增高:运铁蛋白合成增多,铁蛋白释放增加。2、降低:肝病,血色沉着症,溶血性贫血,肾病,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
...茅山外史海上来,拾得海月称奇哉。按剑或为龙鬼夺,掷手自戏仙人杯。雄雷雌电绕丹屋,顾免清光吞在腹。醒来不记墨淋漓,尘世随风散珠玉。铁崖仙客气如虹,金桥银桥游月宫。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居然月宫化鲛室,坐见月中清泪滴。我方醉卧玉兔傍,...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正骨疗法由来已久。北宋时太医局内已设立痉肿兼折伤或金镞兼折伤科。正骨属折伤的范畴。元代医学十三科中,始用正骨兼金镞科之名。明代改为接骨科,但其治疗内容未变。接骨、正骨均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学科。...
...,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