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先后主编出版“顾筱岩学术经验集”和“实用中医乳房病学”,获上海中医研究院和上海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顾氏乳腺增生病专科”被列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特色专科。 顾氏行医30...
...的陆氏、眼科专家彭医妇、走方行医的韩医妇,也是有一定声望的女中医。但在我国古代女中医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曾懿了。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当于公元1837年。当时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
...赵炳南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得到国家和人民的敬重,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接见。今天,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多功能厅,一眼就能看见赵老的照片。赵老为我国的中医皮外科事业和北京中医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
...家中开有诊所,父亲、兄长皆以行医为生。少年时期,在功课之余他经常在诊所中帮忙,抄写方药,同时开始在父亲、胞兄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中医典籍,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之不仅对中医学颇有好感,也坚定了他学医、...
...张伯臾(1901~1987年),别名湘涛。上海市川沙县人。早年从师于浦东三桥镇王文阶先生,1921年录取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浦东家乡行医。1924年又承业于江南名医丁甘仁,并在仁济善堂任中医内科医师。1925年重返故里开业。建国后...
...李鸿祥,男,(1924—),教授。回族。北京市人。1946年行医,1956年中医进修学校毕业。现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五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解决一些疑难症,如:风湿、类风湿、肝肾综合症、心脑血管病、肺心病、以及胶原病、...
...中医,首先必须解决对于中医的认识问题。我在《回归中医》一书里认为“如何认识中医,事关战略”,不仅如此,“传承中医”更是关乎战略的大问题。刘世峰把自己的学术著作,定位于《传承中医》,可谓有胆有识,立论高远。 其实,传承中医的问题,绝不是某个人...
...教学模式。邓老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工作,使我逐渐“开窍”,少走很多弯路。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印证了这个特点。 我个人对中医也是充满感情的。5岁的儿子,平时有毛病都是用中药解决的。妻子是2003...
...现代医学家。浙江绍兴人。早年从父学医,后博览医籍,于《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尤多心得。1936年迁沪,在善堂施诊,1941年至桂林、贵阳行医,1946年后定居上海,1956年以后,任教于上海中医学院,讲授温病、伤寒、金匮、基础等...
...历史可追述到雍正四年薛雪所创办的华仁堂,薛氏一家世代行医,现针对肝肾病所继承的祖传秘方以及独创的一系列疗法,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9月20日,西安太和医院薛氏家族光临凤凰直播厅坐客《焦点连线》栏目,与主持人在线畅谈中医养肝护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