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特色技术时应保护知识产权_【中医宝典】

...吸收和应用是很必要的,但当务之急的是对于中医传统技术的传承;而且一定要纠正中医技术只是“三根指头一个枕头”那样简单的认识。蕴藏在临床中医药专家个性化理论中的绝活是中医学最生命力的基础。 因此,必要对于中医学的传统技术重新加以审视,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080.html

现代中医教育的模式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我们能够看到她的一些利和弊。首先,从形式上来说,大家在这么一个高等学府里学习,我们所采用的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基本上与医科大学没有什么差别。大家现在同时学两套,既学中,又学西,从形式上大家想想什么区别呢?没有什么区别。在中医传承问题上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htm

医学的沉思_【中医宝典】

...中医现代化的人不少,但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却存在南辕北辙的问题。 事实上中西医各自不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西医是从人体的物质结构,成份组成来认识人体,是从各个局部来认识人的整体,中医则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行为),生命运动的规律来认识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9.html

又一位“神医”的警示_【中医宝典】

...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特色理论与技艺在公立中医院绝迹,很多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取得合法行医资格,造就了民间多“神医”的现象。 对此,只有双方尽弃前嫌,一切从临床出发,真正继承、研究和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为广大患者服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701.html

金明渊_三、彰古参今 推崇辨病辨症并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百合病、阴阳毒病、血痹病等仲景侧重辨病论治;而书中运用更多者,则是辨病和辨证相参的诊疗方法,诸如痉病、疟病、胸痹、肺痈、寒疝、消渴、水气、黄疸等等。可见辨病论治绝非西方医学之特有,它也是中医学的基本思想。病者、本也;证者,标也。病方有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mingyuan/475-3-3.html

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现代化呢?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转移的后顾之忧。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就是将中医的医学真面目让大众从教育、电视、报纸了解就可以了,认识自己,才能成为不盲从别人,为真科学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18.htm

中西医学历史嬗变的轨迹_【中医宝典】

...探求人类医学进化的客观规律,从而明晰东、西方医学的发展脉络,不仅有助于中医现代化,也会推进人类共同的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东西方医学的起源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①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5.html

现代管理应当让中医活起来_【中医宝典】

...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益,加速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模式和系统。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现代管理促使我国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轨道,加速了我国各行业发展的速度。特别在中医方面,发展的速度似乎更快,创造了不少“历史记录”,诸如创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02.html

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_【中医宝典】

...传统文化方面也相当的造诣。所以,他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杨振宁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是求理,而近代科学(包括现代科学)是求自然规律。传统文化所求的理并非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34.html

小柴胡汤副作用引发的思考_【中医宝典】

...出自《柴胡汤副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实施中药现代化项目中,必须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创新中发展中医药,争取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性进展,而不是偏离中医药基础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方和验方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844.html

共找到1,060,9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