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同病辨证包含: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等。 一、气滞血瘀证 【概念】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或跌仆外伤所致。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
...胃膜再生,有效地修复溃疡为主要药物。一方面采用中医中药辨证分证分型治以改善临床症状。脾胃虚弱者则补中健脾和胃止痛为先;肝胃不和者则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为优;胃阴不足者以养阴生津益胃为宜;气滞血瘀则理气化瘀为治。两方面相互配合,补偏救弊,调节...
...汤加减。 金银花、连翘、生地各30克,公英、地丁、野菊花、黄芩各15克,黄连、黄柏各10克,甘草6克。 以上仅为对较常见及典型的辨证,临床实践千变万化,应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达治病之目的。...
...至足抽掣冷痛。神疲,头昏,舌质淡红稍乌暗,苔白滑腻满布,脉细弱。证属厥阴寒痹筋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养血活络,温经散寒为治。处方当归12克 桂枝15克 白芍12克 辽细辛5克 木通12克 炙甘草6克 大枣20克 牛膝12克 木瓜12克 独活...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30克 炙甘草30克 二剂【辨证】此例脑外伤,酿成后遗之证多年。来诊时,神靡,恶寒,内寒外热,四肢沉重,舌淡,脉沉,一派少阴阳衰阴盛之候。陆渊雷云:“少阴病者,心力不振,全身机能衰减之病也。”患者头部受重物撞击,...
...辨证」 (1)心阳(气)虚:心气虚的主证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虚数无力;若兼有形寒肢冷,则为心阳虚;若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冰冷、脉弱而不易摸到,是心阳虚脱。 (2)心阴(血)虚:心血虚的主证为...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症状反映了疾病本质,而脉象只能说明病情复杂,即以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
...张保义得汗后吃逆.或者以胃虚则哕.故吃逆也.投以干姜橘皮等汤.不下.命予治之.予曰.此证不可全作胃虚治.六脉尚躁.是余毒未解耳.投以小柴胡汤.两啜而俞....
...系统辨证论治。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红生教授在教学、研究及临床中,对于如何思辨亚健康证治有其独到的见解。 詹红生教授说:“诚然,用几个基本证型或证候来概括亚健康状态,对于应用中医药方法干预亚健康是十分方便的。但是,从亚健康状态者各种...
...脉∶汗脉浮虚,或濡或涩。自汗在寸,盗汗在尺。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盗汗者,属阴虚,睡中而出,醒则止也。当归六黄汤 治盗汗之圣药也。当归 黄 (各一钱) 生地黄 熟地黄 黄柏 黄芩 黄连(各七分)上锉一剂。水煎,通日服。当归地黄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