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缠_《喉舌备要秘旨》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此内四围红肿,或于 中左,或于 中右,单起一片,亦有白膜黄膜,屈曲相缠,缠上者轻,缠下者重,如脱后红色者生,黑熟色者死,是为阴,不可大清。治法宜用甘桔汤加升麻、蝉蜕。惟左起宜加柴胡、白芍,右起宜加黄芩、桑皮。...

http://qihuangzhishu.com/290/14.htm

青黄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白喉条》吹青黄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白喉条》:吹青黄散【处方】飞青黛 西牛黄 老式大泥冰少许(新式者不可用)西瓜霜 西月石 濂珠【制法】上药研极细。【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去涎。主白喉。间红肿而痛,甚则颈项亦...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uihouqinghuangsan.html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_【中医宝典】

...,这些治法指的显然是针刺治疗。这种治法上的变化验证了灸疗的产生早于针刺治疗的观点。如果说灸疗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不断发展的,那么针刺治疗则可能是在经络学说及腧穴学渐渐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针刺治疗技术的产生和完善,灸疗作为一种比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7.html

阅刘华封《烂痧证治异》书后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丙寅中秋后,接到刘华封自济南寄赠所着《烂痧证治异》一书。细阅一过,其辩证之精,用药之妙,立论之通,于证一门实能令人起观止之叹。咽喉为人身紧要之处,而论证之书向无善本。自耐修子托之鸾语,着《白喉忌表抉微》,盛行于一时,初则用其方效者...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04.htm

《外科选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徐直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卷上 痈疽原委论 痈疽治法总论 治病则例歌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 论病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 调理须知 杂忌须知 疮疡看法 肿疡治法 溃疡治法 痈疽诸疮名十...

http://qihuangzhishu.com/885/index.htm

《外科选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徐直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卷上 痈疽原委论 痈疽治法总论 治病则例歌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 论病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 调理须知 杂忌须知 疮疡看法 肿疡治法 溃疡治法 痈疽诸疮名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xuanyao/index.html

虚热方_《喉科秘诀》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虚热初起,其势不急,微微缓缓,咽津觉得干燥,吞气些碍,无鹅无肿,满或红或紫,此乃命门相火上冲为害,属肾水枯竭,命门相火煎急肾阴,不能降之。故虚火冲,微碍痛,不恶寒,独怕热。不宜吊药,恐损津液,无益反损。只宜含生津润肺丸,缓咽下,并...

http://qihuangzhishu.com/214/11.htm

通剂歌_《尤氏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桔梗前胡与葛根,连翘山栀共黄芩,甘草薄荷牛蒡子,银花解毒佐元参。寒热前胡更要加,口痛石膏胃火清,口渴麦冬并知母,饱时须知枳壳增,郁金贝母并赤芍,家煎剂可通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shihouzhengzhinan5370/231-12-0.html

产后诸_《张氏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官桂 山楂 红花 桃仁上二,泄久与虚寒同治,医须仔细,一有误,十不能救一也。产后泄泻,水谷不化,粪门不闭,此虚寒极也。不论久近,治法一同。人参(五分) 白术 茯苓 肉桂 黑姜(各二钱) 猪苓 泽泻(各一钱)产后泄泻,腹中作痛,大便急涩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fuke5230/202-10-0.html

唐汉钧_一、辨证论治与病论治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认识不足。因此唐师临床诊疗中强调要重视辨证与病相结合。唐师认为,中医外科范畴的疾病,大多以体表的局部病变来表现,虽然许多疾病按辨证分型具有相同的证型,例如都是湿热壅盛证,但因疾病不同,在治疗中除采用清利湿热治法外,还应根据病种的不同采用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hanjun/555-3-1.html

共找到128,6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