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遗精,...
...库房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胸前神经分支,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咳吐脓血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
...相合于气冲中,乃下髀关,抵伏兔,历阴市、梁丘,下入膝膑中,经犊鼻下循足面,曰跗上冲阳、陷谷,入中指外间之内庭,至厉兑穴而终也;其络脉支别者,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下历上廉、条口、下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以至内庭、厉兑而合也;又其...
...就是足少阳与足厥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二合。 足阳明胃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进入腹里,属于胃本腑。散行至脾脏,上通于心,沿咽部出于口,上行鼻头鼻梁,还绕目系,合于足阳明胃经脉。足太阴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合于足阳明胃经,与足阳明别行的正经向上偕行...
...就是足少阳与足厥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二合。 足阳明胃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进入腹里,属于胃本腑。散行至脾脏,上通于心,沿咽部出于口,上行鼻头鼻梁,还绕目系,合于足阳明胃经脉。足太阴经的正经,上行至髀部,合于足阳明胃经,与足阳明别行的正经向上偕行...
...骨之下 ,历孔最、列缺穴,入寸口之经渠、太渊,以上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少商穴;而络脉之支行者,从腕后列缺穴,达次指内 出其端,而交于手阳明经,由合骨二间三间以至于商阳穴,又自商阳而上行也。【肺脏诸穴歌】手太阴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侠白下尺泽...
...作者:何若愚撰、阎明广注 朝代:金 年份:撰年不详 序 卷上 流注指微针赋 流注经络井荥说 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
...肘、臂外后廉痛。其经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外侧少泽穴,受手少阴心经之交。由是循手指外侧之前谷、后溪上腕,出踝中历腕骨、阳谷、养老;自养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出时内侧两筋之间,历小海穴,上循 外后廉,行手阳明、少阳之外,出肩解,绕肩HT 上肩...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 在髌韧带外缘;...
...外陵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在天枢下半寸”(《千金要方》);“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