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衡》中有多篇论及天人关系、神形关系、医药史事、卫生保健、疾病防冶,以及改变不良卫生时尚等等,在王充所处的时代,宗教意识泛滥,仅汉光武帝二年(公元26年)“初制效兆于洛阳城南”时,所祠诸神多达1514种,至汉章帝时这种风气更盛,在这样的...
...中外专家学者探讨中国医药经济发展 ----医药分业应作为实现合理用药的手段 2003年11月14日 中国目前在药品流通体制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促进医药分业的关键是什么?日前在上海召开的以“医药经济:世界各国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此外,还有书载:“顷年有人货疝气药,肩上担‘人’、‘我’二字,以为招目”。有人用牛、马、豹、鱼骨、海龙等形状作广告市招,还有用舞刀弄蛇、戏猴犬、执虎撑作为市招,效果都比较好。这类医药广告到元明清以后,更加普遍。...
...子弟来中国求学,不仅中医药学传入朝鲜,中国的医事制度亦为朝鲜所接受。如公元693年,新罗置医学博士二人,以中国医书《本草经》、《甲乙经》、《素问》、《针经》、《新修本草》中已有“底野迦”的记载,曰“出西戎”,则也是一个旁证。底野迦是由许多种...
...关键词:俞樾 “废医存药”《废医论》《医药说》 俞樾是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提出了“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本文系统介绍他的《废医论》和《医药说》,并分析其思想根源及历史影响。 俞樾(1821~1906年)字荫甫,号曲园居士...
...毕摩又有教师之意,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兼通医药,他们在从事迷信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运用医药知识作为补充。如有的毕摩念经后,往往要病人喝一碗各种草熬的“神汤”,有的毕摩还能进行按摩、采药等医药活动。有的毕摩并常采用熏、洗、蒸等三种外治方法...
...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在对宋、明理学家...
...其上者也。栗园浅田君之着《先哲医话》,体例似瓯北所载十三家,虽儒医异道,其为大家一也。予曾谓我邦文本之事输筹西土,独至医术洵有出蓝之妙也矣。清朝医家尤饮鹤、徐洄溪称为大家,徐氏《医学源流论》议论正大,学力可见。至读《兰台轨范》,则殆如出别手...
...原料药和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进口价格昂贵的制剂和大型、高档医疗设备。 于明德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医药行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药品分销服务”两大严峻挑战。 于明德建议医药行业今后要重点抓四项工作。一是发展非专利药,...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与美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讨新的合作模式,交流两国在传统医药方面取得的新成果,进一步了解美国市场需求。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批准,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将于2003年11月在美国举办“中美传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