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工人绥惠略夫》、《血痕》(即《血迹》)、《朝影》、《托曼诺夫将军》(即《都玛罗夫》)和《医生》。 〔20〕齐宗颐(1881—1965) 字寿山,河北高阳人。德国柏林大学毕业,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视学。一九二六年...
...《说文解字序》原文 《说文解字序》译文如下: 往古的时侯,伏牺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
...首。其中第三联因作者忘却,于本书编集时补作,故与原发表时稍有出入。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及《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一九一一年鲁迅任...
...句话,现在已成过去”。 〔5〕 博士般角色 指胡适。鲁迅在《华盖集续编·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中:“做序只能推胡适之” ...
...,以为可以绍介的译文,选登几篇在下面,到本子颇有些厚了才罢。 收到第一篇《彼得斐行状》〔147〕时,很引起我青年时的回忆,因为他是我那时所敬仰的诗人。在满洲政府之下的人,共鸣于反抗俄皇的英雄,也是自然的事。但他其实是一个爱国诗人,译者大约...
...方氏《举正》:“贞元二十一年春阳山作。洪庆善谓区册即区弘,考其始末,非也。” 魏本补注:“集有《送区弘南归》诗,说者谓册即弘也。其说见于送弘南归诗。区音欧,区冶之后,旧本作区,今本作欧弘,误矣。”此序写于贞元二十一年离开阳山前。 2 《元和...
...。 〔3〕《图书评论》月刊,刘英士编辑,一九三二年九月创刊,南京图书评论社出版。该刊发表的梁实秋、罗家伦等对当时一些外国文学译本的评论,态度十分粗暴,往往抓住译文的个别错误,就指斥为“荒谬绝伦”,“糊涂到莫名其妙”,“比毒药还要厉害”,“...
...《艺术论》译本序 一 蒲力汗诺夫(GeorgeValentinovitchPlekhanov)以一八五七年,生于坦木皤夫省的一个贵族的家里。自他出世以至成年之间,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正是智识阶级所提倡的民众主义〔2〕自兴盛以至凋落的时候。...
...马列主义著作和“普罗”文学理论的译文“生硬”,“为许多人所不满,看了喊头痛,嘲之为天书”。又说“翻译要‘信’是不成问题的,而第一要件是要‘达’!” 〔4〕《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出版的大型丛书,收入中外著作两千余种,共...
...尤应从速也。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六年三月《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原题《死魂灵百图》。 《死魂灵百图》,俄国画家阿庚(A.A.AZcW,1817—1875)作画,培尔特斯基刻版。鲁迅于一九三六年四月以“三闲书屋”名义翻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