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
...我们在进行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时,必须考虑到基因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一个机体或一个组织、一个细胞等不同层次“整体”的基因角度来揭示和阐明中医证候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向局部的还原论,而保持中医的整体特色。 经验与实验的...
...秋天,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讲究秋令衣食住行的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衣服方面: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宜穿素装薄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宜及时增添衣服、被褥,以免受凉感冒,...
...1955年师从上海著名中医姜春华教授,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临诊。“西学中”的经历使他对中医“证”的研究融汇了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研究思路。他认为,由于历史上中医的辨证方法不同,对于“证”也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证”。脏腑辨证...
...夏氏继承发展了夏应堂医学流派的学术观点,遣方用药以轻灵见长,曾将“轻灵”二字概括为十六个字:“精简扼要,平稳无疵,看似寻常,恰到好处。”在临证做到“三求”:辨证求准,制方求稳,用药求纯。夏氏业医数十载,临证极其谨慎,辨证细致入微,用药推敲...
...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此外证之四也。然证虽有四,而本惟二,或在阴虚,或在阳虚,而尽之矣。第阴虚之火唯一,曰金水败者,是也。阳虚之火有三,曰上中下者,是也。凡治此者,若以阴虚火盛,则治当壮水。壮水之法,只宜甘凉,不宜辛热。若以阳虚...
...姜春华老师生前对中医各家学说、基础理论及临床医学,均曾深入研究,并有重要贡献。其中对顽固性哮喘病发作时之治疗,姜老师采用古今民间及日本、朝鲜的单方,将其中治喘有效药合在一起,组成一方名“截喘方”,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除师授而外,余于书刊中...
...也。心亦曰有余者,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肺亦不足者,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脾肺皆属太阴,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②先受之,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故曰脾肺皆不足。①土:原作“火”...
...谈及自己养生保健的经验体会,他以两句话概括:调适精神,饮食有节。 调适精神—— “气死金兀术,笑死程咬金” 调适精神,就是要保持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薄敬华说,刘兰芳评书里说道,“气死金兀术,笑死程咬金。”还有春秋典故里讲过,“伍子胥过韶关,一...
...通过治其结石而收降血压之效,似有“歪打正着”之嫌。《素问》云,“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当临证“无证可辨”时,不妨把有关辅助检查看作是中医“四诊”的延伸,也正是“无者求之”的一种体现。 总之,上述验案都是从中医辨证辨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