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49.htm

武陵春原文、翻译赏析_宋先生_【古诗文大全】

...七返阳全阴去尽,精髓满三田。修道无为必自然。甚后和先。忍取五行真水火,须要认根源。自己丹砂着意看。何用外寻丹。...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66408.html

儿科治法概要_【中医宝典】

...良好的效果。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不受条件限制,无痛苦无损伤,受到患儿欢迎。针刺疗法用于儿科,应用适合小儿的针刺手法,推广腕踝针、头针、激光穴位照射等方法,增加了治疗手段。临床应根据病证特点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法。 (二)治疗原则 小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98.html

《龙树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眼科专着。又名《龙树菩萨眼》。简称《眼》。一卷(又有三卷本)。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树菩萨”撰。书中记述了眼病的起因,各种眼病的治法。特别是较详细地说明了针拨白内障的方法。原书已佚。其佚文可见于《医方类聚》、《医心方》等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1/673.htm

《龙树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眼科专着。又名《龙树菩萨眼》。简称《眼》。一卷(又有三卷本)。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树菩萨”撰。书中记述了眼病的起因,各种眼病的治法。特别是较详细地说明了针拨白内障的方法。原书已佚。其佚文可见于《医方类聚》、《医心方》等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75.htm

《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李士材先生《医宗必读》书,广为流布也。先生大意,多得之王宇泰《准绳》,而立论则宗《薛氏十六种》。其中风一症,则辨别真类;泄泻之治,立法昭明;心胃之痛,详加注别;咳嗽、腰痛,皆分外感内伤;肿胀之症,分别虚实寒热,俱无遗仪者矣。但其中尚有未...

http://qihuangzhishu.com/646/8.htm

内经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对《内经》七篇大中的病证理论特点进行了探析,认为这些理论与《内经》其它篇章的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认识,特别重视症候描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五脏之间的乘侮传变,并创立诸多治则治法。 关键词:内经;七篇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早秋赠裴十七堪译文注释_【古诗文大全】

...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历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3917.html

治法_《石室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逆痰滞 气虚痰多 气虚痰寒 气虚痰热天师曰∶气治者,气病实多,吾亦举其大者言之,如气逆痰滞是也。夫痰之滞,非痰之故,乃气之滞也。苟不利气,而惟治痰,吾未见痰去而病消也。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一钱,白芥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shimilu/638-11-31.html

暑证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独得其解,批 中窍,转丸游刃之技,力追古名流已,工医者所当时披诵而潜玩者也,治方见后。霖按∶暑证论治,此篇要言不烦,可作《医门棒喝》,然未若景治 精简也。第一节言暑证总纲曰∶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

http://qihuangzhishu.com/778/10.htm

共找到346,4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