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图)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淋病,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注意】《药性》:"不与葱、薤同啖。" 【附方】①治小便淋痛:龙珠全草一至二两。洗净,酌加水煎,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疔疮炎肿...

http://zhongyaocai360.com/L/longzhu.html

《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 痧疹门(二) 痧疹门(一) 痧疹门(忌) 痧疹门主方 卷三十四 \ 诸疮部(上) 疔疮门主 疔疮门主方 水疔门主 水疔门主方 红丝疔门主 红丝疔门主方 杨梅疮门主 杨梅疮门主方 杨梅癣门主方 杨梅疮愈后红黑疤不退门主方 结毒门主...

http://qihuangzhishu.com/344/index.htm

闻人行医在乡间,倡导灸法以备急_【中医宝典】

...闻人耆年,檇李(今嘉兴)人,生卒年代不详,其所著的《备急灸》成书于宋宝庆丙戊(公元1226年)。据其在书中自序称:在乡间长期从事医疗活动,“仆自幼业医,凡古人一方一技,悉讲求其要,居乡凡四五十载,虽以此养生,亦以此利人。” 由于灸法施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29.html

闻人行医在乡间,倡导灸法以备急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闻人耆年,檇李(今嘉兴)人,生卒年代不详,其所著的《备急灸》成书于宋宝庆丙戊(公元1226年)。据其在书中自序称:在乡间长期从事医疗活动,“仆自幼业医,凡古人一方一技,悉讲求其要,居乡凡四五十载,虽以此养生,亦以此利人。” 由于灸法施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3.html

明疮疡死肉当去_《外科启玄》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痈疽仗毒.及杨梅结毒.KT 疮便毒.疔疮等.内多有死肉停蚀好肉.苦痛难禁.若不早去.愈加腐烂.正谓之恶如野狼虎.毒似蛇蝎.有伤性命.恐致不救.当视其缓急.死肉大小.或以针刀割去.缓以腐肉锭子或末药或膏药贴之.以平为期.后上生肌长肉等药....

http://qihuangzhishu.com/730/32.htm

《幼科铁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火 淋症 便浊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出汗 黄胆 肿胀 三消 膀胱气痛 呆笑 不寐多困 龟胸 龟背 解颅囟填囟陷 干瘦似疳 天柱骨倒 五硬 齿病口疳疮 重重龈 耳痈 重舌木舌 鹤膝风 痛风 冷水风 迅雷所惊 天疮 痱疮 黄水疮 恶核瘰 偏坠...

http://qihuangzhishu.com/841/index.htm

《幼科铁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火 淋症 便浊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出汗 黄胆 肿胀 三消 膀胱气痛 呆笑 不寐多困 龟胸 龟背 解颅囟填囟陷 干瘦似疳 天柱骨倒 五硬 齿病口疳疮 重重龈 耳痈 重舌木舌 鹤膝风 痛风 冷水风 迅雷所惊 天疮 痱疮 黄水疮 恶核瘰 偏坠...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tiejing/index.html

《中风》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熊笏 朝代:清·嘉庆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序 脏象 经络次序 经络浅深 奇经八脉 宗气 营气 卫气 脉诀 病因 中风 八风 轻重 寒热 论证候 风脉 论治法 药饵 附案 ...

http://qihuangzhishu.com/277/index.htm

《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自叙 卷上·经络脏腑 无气存亡 躯壳经络脏腑 表里上下 阴阳升降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 肾藏精 一脏一腑先绝 君火相火 卷上·脉 诊脉决死生 症脉轻重 脉症与病相反 卷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60/index.htm

发眉疽门主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李东垣曰∶眉疽生于两眉之间,灿烂如人眼目,甚可畏也。小儿患此必死,大人患此十痊五六,乃手足少阳经所主,宜用海马崩毒法救之。不然,脓血浸眼,两目先坏矣。澄曰∶发眉其证极险,类乎疔疮。第一提住疮根,不使根脚散漫,内须托毒成脓,勿投寒凉破气伤脾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44/252.htm

共找到75,5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