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发展史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fazhanshi.html

谨防乱提要求干扰医生用药_【中医宝典】

...防病保健有因果关联。 随着医疗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随着老百姓自主防范意识的增强,相应出现的有关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不懂装懂,仅凭医疗广告或是一星半点的药物学知识指挥医生开处方;二是违反医疗用药原则乱提要求,一俟不能满足便多加埋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365.html

提哪些问题会干扰医生用药_【中医宝典】

...防病保健有因果关联。 随着医疗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随着老百姓自主防范意识的增强,相应出现的有关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不懂装懂,仅凭医疗广告或是一星半点的药物学知识指挥医生开处方;二是违反医疗用药原则乱提要求,一俟不能满足便多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380.html

哈萨克民族医药——我国民族医药的璀璨明珠_【中医宝典】

...奇帕格尔巴彦》是哈萨克民族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该书详细地记载了哈萨克民族传统医药学的理论体系,阐述人体的生理解剖、病理、生理、免疫、诊断、鉴别诊断、护理、预防、治疗和药物学内容,还有历史、哲学、天文学、地理和美学方面的内容,是一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72.html

周王朱橚对中医药的贡献_【中医宝典】

...没有收载的植物就达276种。现代学者认为,《救荒本草》不仅是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专著,而且是十五世纪初期植物学研究工作记录的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药物学、农学、营养学的内容。该书在20世纪30年代由外国人译成英文出版。 编撰我国古代中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9.html

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疾病。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方法,能使药性留连于上。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后服药”。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如葛洪说:“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5-3.html

蜂蜜的基本知识_【中医宝典】

...迅速消除疲劳、增强性能力、美容和抗衰老等作用”。 临床医学证明,花粉有明显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脂的保健作用,可有效预防本草纲目》对松花粉赞誉有加;《普济方》则特别列出了以花粉制成的“美容方”。现代的《新编药物学》、《中药大辞典》等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019.html

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38.html

生药学的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凡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药物的来源,有的是天然产物及其制品,有的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化制品。研究各类常用药物的来源、性质和应用的学科,称为药物学。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所载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8.html

近代中药学、方剂学的新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效)、兴奋药、泻下药、变质解凝药、驱虫药10类。继《中药浅说》之后,又有赵体乾编述的《中药新说译解》(约1936年)。与此同时,福建仙游医家温敬修编写的《实验药物学,经秦伯未校订,193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全书分正编、续编,收载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1.html

共找到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