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素问》之研究_【中医宝典】

...后皆佚。王冰本,除对原书篇次文字的整理,使之更为系统、畅达之外,在注释方面,也取得了极大成就。概括地讲,经过他12年的艰苦努力,除对全文进行系统地注释这一伟大创举外,其成就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摄生方面,多以《老》、《庄》学说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6.html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干呕者,胃气逆也,若下利清彻,乃肠中寒也。今下利浊粘,是肠中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8-2.html

華嶠漢後書卷一_《八家后汉书辑

...覽卷八一七○文選卷一○潘安仁西征賦〔一〕「傕」原作「●」,逕正之。 皇后紀○一○孝獻伏后,興平二年立為皇后。李傕、郭氾等敗乘輿於曹陽。帝乃潛夜渡河走,六宮皆步行出營。后手持縑數疋,董承使孫微以刃脅奪之〔一〕,殺傍侍者,血濺后衣〔二〕。(汪...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096.html

痰块_《医门补要》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寒湿与痰液,阻滞经络,随处可为痰块。先在肿硬处,宜细火针烙之,宣通其气即消去者。有消此处而串彼处者,有针孔略流清水仍肿者,内进阳和汤(方见后)。若患上红,此由湿火所聚,外宜敷清凉,内以清利法,不可行火针。此症轻者一二月,重者半载一年,...

http://qihuangzhishu.com/782/47.htm

五官科液的使用方法_【中医宝典】

...鼻腔侧壁起缓冲作用,以免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而味苦难忍。滴后轻按两侧鼻翼两三下,使药液布满鼻腔,一般滴鼻液每次滴两三滴,每日滴三次。 鼻窦炎患者滴完,保持原体位3至5分钟后,药液达鼻旁窦开口,使窦口黏膜收缩,窦腔内的分泌物容易流出,这时把鼻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044.html

引经报使_方药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像向导一样,所以叫做引经报使。一种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朮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jingbaoshi-678.html

外用性保健_【中医宝典】

...目前,性保健品市场悄然兴起,各种经营性保健品的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走进药店,各种药品琳琅满目,功用神乎其神,其中不乏假冒伪劣之品。这些药品有的刺激性太强,涂抹之后,使人疼痛难忍,还有什么性欲可言?有些外用性有成瘾性,一且停止使用,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1055.html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不可轻啖。如兽自死者,必中毒而死,更不可食也。凡心皆为神识所舍,勿食之,使人来生复其对报矣。『』人与物虽别,而贪生畏死之心则一也,惟其心为神识所舍,故曰∶勿食之。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诸肉不干,火炙而动,...

http://qihuangzhishu.com/666/32.htm

诸药制使_《神农本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唐慎微曰:神农本经相使,正各一种,冀以对参之,乃有两三。玉、石,上部。 玉泉,畏款冬花。 玉屑,恶鹿角。 丹砂,恶磁石,畏咸水。 曾青,畏菟丝子。 石胆,水英为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 钟乳,蛇床子为使,恶牡丹,牡蒙,元石,牡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nongbencaojing/104-11-0.html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β受体阻断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竞争β受体从而拮抗其β型拟肾上腺素的作用。它们与激动剂呈典型的竞争性拮抗。目前文献常以pA2表示受体阻断的作用强度。能使激动在提高一倍浓度后,仍产生原浓度作用强度时所需阻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13-2.html

共找到274,8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