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治《仪礼》者当先明宫室,故兼采唐、宋、元及本朝诸儒之义,断以经注,首列官室图,而后依图此事。又详考吉凶冠服之制,为之图表。又著《读仪礼记》二卷,摘录《仪礼》章句,附以诸家特别是郑玄的注释。张惠言还研究过墨家教义,撰有《墨子经说解》二卷。他...
...医家长期致力于整理编纂古今方书,取得较突出的成就,较早的有文晟辑《医方十种汇编》。在此之后,出现了多种大部头的总结性方书,如曹绳彦《古今名医万方类编》、吴克潜《古今医方集成》、察随仙《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等等,并有一些沟通中西医的著作。这...
...而言,张孝祥的文不如诗,而诗则不如词。其词“豪壮典丽”,并不局限于一种文风,而尤以忠愤悲慨的爱国词为世所名。 总观张孝祥的爱国词作,字里行间无一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愤悲慨: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
...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到,尊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水仙子·咏遂闲堂》)。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多抒写个人心境与所见所闻,而吟咏故乡的山光水色之作,工丽清新,取得较高艺术成就。“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
...范仲淹要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灵乌赋》为范所作的同名答文)中强调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更是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即现今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良知”)。 范仲淹此言颇类似于美国开国前期争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
...刘辰翁生前著述甚丰,但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的方面。他生逢宋、元易代之际,愤权□误国,痛宋室倾覆,满腔爱国热忱,时时寄于词中。在南宋末年的词人中,他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情绪反映得最为强烈,是辛弃疾一派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四库全书总目》称...
...处置,疑其事有未尽,今若别遣官经制,宜令通管三路边事,所贵诸处利害,不至牴牾。 《乞令两制共议纳后礼札子》苏辙 臣伏见今月五日诏书节文,以皇帝尚虚中壶,令太常礼官参考古今典故,著为成式。 臣谨按通礼,纳皇后最为嘉礼之重。 自天圣以来,逮今...
...为二宫之养,犹朝夕歉然,以为未足。 推予此心,以知圣母追远之念,罔有穷已,谓将成就其美,莫如褒显其先。 太皇太后母某氏,生于功臣之家,绰有女士之德。 恭俭廉退,孝友慈祥。 实生太任,作合英祖。 方其造舟以迎于渭,教成而结其褵。 母育四方,二...
...宋濂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
...易也。 《易论》苏辙 《易》者,卜筮之书也。 挟策布卦,以分阴阳而明吉凶,此日者之事,而非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存乎其爻之辞,而不在其数,数非圣人之所尽心也。 然《易》始于卦,而至于六十四,此其为书未离乎用数也。 而世之人皆耻言《易》之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