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涤痰化湿。以南星二陈汤、导痰汤、龟樗丸、控涎丹等方选用;亦可以肾着汤加南星、半夏。兼虚者,可兼用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参见腰痛、痰湿腰痛条。...
...目录 《丹溪心法》苍莎丸 《医统》苍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丹溪心法》卷二:苍莎丸【别名】苍附丸(《万氏女科》卷一)。【处方】苍术 香附各120克 黄芩60克【制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解郁清肝。主妇...
...目录 《魏氏家藏方》术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术附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炙)茯苓(去皮)干姜(洗,炮)白术(炒)各120克 半夏60克(酒泡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45克【制法】前五味,并锉...
...赤芍药 茯苓(去皮) 滑石(各四两) 生干地黄(焙) 木通(去节,各半斤) 大黄(炒,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后,用温热水吞下。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赤丸 《中国药典》导赤丸 《局方》导赤丸 ▼ 相关...
...目录 《宋氏女科》加味艾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氏女科》:加味艾附丸【处方】艾叶4两(醋焙干),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熟地2两(姜汁炒),玄胡索2两,生甘草8钱。【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病证名。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积聚于胸膈之积证。《医碥·积聚》:“痰积,症见麻木眩晕,痞闷嗜杂,其人平素多痰。”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部隐痛,自觉从咽部至胃脘狭窄如线,头晕目眩,腹中累累有块等症。治当开胸涤痰除积。用导...
...目录 《洪氏集验方》苁蓉茸附丸 《洪氏集验方》苁蓉茸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洪氏集验方》:苁蓉茸附丸【处方】鹿茸1两(先用草烧去毛,切作片子,用酥炙令香熟为度),苁蓉4两(酒浸1宿,切作片子,焙干)1两,菟丝子6两(酒浸2宿,炒...
...目录 《洪氏集验方》硫附盐矾丸 《洪氏集验方》硫附盐矾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洪氏集验方》:硫附盐矾丸【处方】附子1两(炮,去皮脐,别研为细末),绿矾4两(用瓶子盛,盖之,火爁食顷,候冷取出,入盐1合,硫黄1两,同矾研过,依前装瓶...
...不能消导而为痰,当健脾为主。彼不信,又服驱逐之剂,其痰如涌,四肢浮肿,小腹肿胀,小便涩滞。曰∶此复损脾肾所致也。先用《金匮》加减肾气丸、补中益气汤治之,诸症渐减。又用八味丸兼前汤而愈。一男子素吐痰,遇怒,其痰益甚,胸膈痞满,此肝木制脾土也。...
...虽有外寒内热,饮食积滞,但宜解散消导,不可妄攻。盖攻邪则妨正,恐触滑滑之热,即未易遏。愚谓泄泻一症,为亡阴脱液之肇端,痰火病此,犹败叶经霜,鲜不凋坠,何也?以阴虚故动火,而复以亡其阴,则清阳之气益陷,相火之焰益炎,下而窘迫,上而咽痛,诸证蜂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