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脉指脉管。 【脉】 指脉管。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它和心脏以及其它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输送营养和气血循环的联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080.html

华氏脉诊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号了半天的脉象,开几付药,能为医院挣几个钱,医院不提倡,医生收入不高,只是老百姓相信中医,医院不得以设之,这就是为什么中医为什么越来越少的原因了……! 回过头来再说说仪器,很多患者都有体会。自己去医院查病,明明身体不舒服的很,可就是做了几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脏腑补泻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疾病无论外感病还是内伤病、躯体病还是脏腑病都是以脏腑为中心的病变,因此扶正祛邪离不开脏腑补泻,补即是扶正,泻即是祛邪。脏腑补泻的治则,有直接对某脏腑进行补泻,如肺病直接补肺、泻肺的治法;和间接对脏腑进行补泻,如肺病采用补脾、泻肝的治法...

http://qihuangzhishu.com/76/38.htm

附篇_【中医宝典】

...寸口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历代医家在此部位切按动脉搏动的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是中医诊察病证的方法之一。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素问·五脏别论》说,“胃为水谷之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1.html

诊断学原理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因此,可以运用望、闻、问、切等手段,把这些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有关资料收集起来,然后分析其脏腑病机...

http://qihuangzhishu.com/92/4.htm

心生神明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灵藏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心藏神。」“君主”是封建名词,有统帅、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nshengshenming-2378.html

《难经》脉法的成就和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可能性和大体方向、位置、性质等等都交待出来了,只是没有明确的作规范式的规定面已,所以《脉经》就很容易地提出了寸关尺分主脏腑的定位方法。 《难经》在叙述脉象主病等问题时,如脉合阴阳、脏腑、脉的相兼、脉的主病等,采用了排列组合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相火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 【相火】 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发自命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14.html

虚劳咳嗽兼外感实热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者】 抚顺一童,九岁,因有外感实热久留不去,变为虚劳咳嗽证。 【病因】 从前曾受外感,热入阳明。医者纯用甘寒之药清之,致病愈之后,犹有些些余热留脏腑,久之阴分亏耗,浸成虚劳咳嗽证。 【病候】 心中常常发热,有时身亦觉热,懒于饮食,咳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256.html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学说以研究脏腑为主。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中医学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形态结构,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大多是胸腹腔中内部组织比较充实的实体性脏器,其共同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76.html

共找到26,7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