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

...病之从内出者,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必由于经络。其病之情状,必有凿凿可征者。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臌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又有脏腑有病而反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若不究其病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7.html

脏腑功能失调的诊断_如何鉴别脏腑功能失调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 脏腑是相互配合,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兹分述如下: (一)肝与胆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而平肝...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ZangFuGongNengShiTiao340480.htm

肺为华盖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肺为华盖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 【肺为华盖】 “华盖”,本指帝王的车盖或指画上文彩的伞。《灵枢.九针论》指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难经集注.三十二难》虞庶注:「肺为华盖,位亦居膈。」因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并有覆盖和保护诸脏抵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968.html

三焦俞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十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铜人》针五分,留七呼,灸三壮。《明堂》针三分,灸五壮。主脏腑积聚,胀满羸瘦,不能饮食,伤寒头痛,饮食吐逆,肩背急,腰脊强不得俯仰,水谷不化,泄注下利,腹胀肠鸣,目眩头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354.htm

名家名著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杨甲三 针灸大师--朱琏 针灸学家--邱茂良 甄权与《甄权针经》、《明堂人形》 甄权与孙思邈 朱琏与《新针灸学》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mingjiamingzhu-777-1.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其中脏病辨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92/66.htm

针灸学与推拿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汇编性针灸专著的传播,对推广针灸学术起着重要作用。除上述汇编性著作外,较著名针灸著作还有陈会这一时期出版了大幅明堂,如镇江府刻印的《铜人明堂》、丘浚雕版的《明堂经络图》2幅,上二者现已佚;赵文炳雕版的《铜人明堂》2幅。(四)针灸铜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9.htm

脏腑功能健全是美容之本_【中医宝典】

...美容,一般指人们对自身容貌的妩媚与肌肤娇嫩的特定妆扮的一种追求。然而,美容不仅是外表妆扮的美,而是机体内养健康与外养妆扮美相统一的整体表现。 可以说,内养指人体脏腑器官与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或五志(怒、喜、思、悲、恐、)之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358.html

脏腑经络六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青为木色,鼻头色青,是木邪克土,当腹中痛。若腹里苦冷者,则水寒木枯,土败火熄,于法当死。黑为水色,鼻头色微黑者,必有水气。黄为土色,鼻虽土位,而实窍于肺,肺位在胸,色黄者,土冷...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12.htm

明堂经脉(二)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光济诠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首绘脏腑前后二。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梓吴门。传者始广。自滑氏注十四经发挥。而人始嫌其简略矣。钱曾曰。忽先生名公泰。字吉甫。元翰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5-1.html

共找到67,0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