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则以候脾与胃矣.然则心包之与三焦.舍右尺奚候焉.夫两尺皆肾也.左曰肾.右曰命门.而手厥阴.手少阳.寄旺于此.夫厥阴风木也.少阳相火也.手厥阴既为风木.故其生克之理.亦当与足厥阴肝木同其好恶.故诀曰.右手命门三指下.言医人以第三指探病患之右...
...,故虽当往来急数之时,忽见一止耳。如止数渐稀,则为病瘥;止数渐增,则为病剧。所见诸症,不出血凝气滞,更当与他脉相参耳。促脉随病呈形,伪诀但言“并居寸口”,已非促脉之义;且不言时止,犹为 矣。...
...无不敛手而听。他若十洲洞冥、杜阳诺皋之书,又于见闻之表,自辟天地,乃今何以遂悬绝也,是盖必有所进矣。”暇日先生偶出其诗文若干卷,外父字字称赏,既为序而藏之。最后得其《汇辨》稿十卷,而愈见仁人用心之勤也,盖自高阳之伪诀兴,中材之士,不知有叔和...
...,违其运化之常,唯一味温补为正治。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是知又当以止歇之多寡,而断病之重轻也。按营运之机缄不利,则脉应之而成结。仲景云∶“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蔼蔼如车盖,曰阳结。”叔和云∶“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为结...
...豁然空”。这里有迟、大、软、空四个条件,其后历代脉学书籍大多数遵循这些条件,例如《千金方》直录《脉经》原文。《外科精义》说:“虚脉之诊,按之不足,迟大而软,轻举指下豁豁然空。”《脉诀刊误》说:“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濒湖脉学》...
...。例如:崔紫虚《脉诀》就明确指出数脉是:“六至为数。”几乎成为定式,如:《察病指南》、《诊家枢要》、《脉诀指掌》、《外科精义》、《医学入门》、《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语》、《寿世保元》、《医宗说约》、《通雅》、《医宗必读》、《诊家...
...(皆出扁鹊及叔和脉经其症未备者摘崔紫虚四言脉诀数条补之)长病三部脉细而 者生.三部脉弦而数者生.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脉紧细而微者生.中风脉浮缓者生.风病不仁痿蹶.脉虚者生.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温病三四日...
...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叔和所载者.是七表八里.九道脉诀.二十四道脉之标本也.皆有从标从本.从乎中...
...按《诀》中曰“浮小为濡”。又本集《脉有相似宜辨篇》中曰∶“濡与弱,皆细小也。濡在浮分,重按即不见也;弱主沉分,轻取不可见也。”如此则濡脉不得与沉脉并见,而此处又何以并称耶?考诸《内经》云∶“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因思“而濡”二字,形似“...
...脉确》:“左寸怔忡,右寸自汗,左关溢饮兮,右关食痹,珩肿亦堪断,尺为血大虚,两尺如斯终寿算。” 《医宗金鉴》:“散为虚剧。” 《脉诀汇辨》:“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散者,怔忡不卧;散在左关,当有溢饮。左足得散,北方水竭;右寸散者,自汗淋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