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阴①脉学术语。阴盛已极,不能与阳气相交的脉象。表现为寸口脉大于人迎脉的四倍,小便不通。《素问·六节脏象论》:“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王冰注:“阴脉法也。……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得通也。”②病证名。小便不通。由于热结下焦,气化障碍。故阴...
...太阳之人及少阳之人均属于此。参五态条。阳窍人体器官名。指人体面部的孔窍,眼、耳、口、鼻等。头面为诸阳之会,故称。《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马莳注:“七窍者,阳窍也。”参七窍条。阳蹻穴①阳蹻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
...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内经博议》医经著作。四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文字清新,论辨透彻。现有《珍本医书...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六《卫气行篇》,《甲乙经》同上。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答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卯为纬,虚张为经。经云:...
...三时,饮食后触冒暴寒,成此症者,藿香正气散。若吐利转筋,为风木行脾,平胃散加木瓜。”参见伤寒霍乱、霍乱条。夏英明代医家。字时彦。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世业医。尝取祖遗诸书,撰《灵枢经脉翼》二卷。夏应中矩脉象名。指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
...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四百余字,主要谈脉法,特别是灸法或砭法与脉之间的关系。脉度五度之一。出《灵枢·脉度》等篇。①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灵枢·脉度》讨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任、督、阴蹻、阳蹻脉等的长度。《灵枢·骨度》:“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
...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治宜用三香散、陈皮厚朴汤等方。或用陈香橼一枚煎汤微冷服。痧症宜先用刮痧、刺血法以泄痧毒。参见痧条。京骨①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出外踝之后,循京骨。”②经穴名。...
...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这里,仅就有关《仪礼》一书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仪礼》的篇数与作者今《十三经注疏》本《仪礼》,共十七篇,目次如下: 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礼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
...,两侧称舌旁。舌内应于心,故《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认为:“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舌又司味觉,故《灵枢·脉度》认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也”。舌又与发音有密切关系,故《灵枢·忧恚无言篇》:“舌者,音声之机也。”舌的色、质、形态...
...①股胯部。《灵枢·骨度》:“两髀之间广六寸半。”《灵枢·邪客》:“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②指大腿外侧。《素问·脏气法时论》:“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痛。”③股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当病折髀。”④疑为“脾”误。《灵枢·营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