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胜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立胜散治毒攻眼,及时眼隐涩,羞明肿痛。黄连 黄柏 秦皮(去粗皮) 甘草(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一枚,灯芯七茎,煎数沸,去滓,以新羊毫笔蘸刷眼,候温,即用手沃之。一法,不用黄柏、甘草,有黄芩、防风。 目录...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shengsan-2.html

大养胃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养胃汤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浓朴(去皮) 生姜(各二两) 肥枣(三两,锉,同上三味炒) 白术 山药(炒) 人参...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yangweitang.html

桂香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方论》桂香丸治脏腑虚,为湿寒所搏,冷滑注下不禁,老人虚人危笃累效。附子(炮去皮脐) 肉豆蔻(炮) 白茯苓(各一两) 桂心 白姜(炮) 木香(炮,各半两) 丁香(一分)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米汤下五十丸,空腹服。 目录 《妇人大全良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guixiangwan.html

《仁斋小儿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四卷。宋·杨士瀛撰。本书将小儿诸病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嗽、脾胃、丹毒、杂证诸门,每门各列疾病子目,分别介绍证治与方论。此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明·朱崇正重校复刊本,复刻时补入第5卷小儿痘疹(该卷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3/308.htm

《仁斋小儿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四卷。宋·杨士瀛撰。本书将小儿诸病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嗽、脾胃、丹毒、杂证诸门,每门各列疾病子目,分别介绍证治与方论。此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明·朱崇正重校复刊本,复刻时补入第5卷小儿痘疹(该卷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07.htm

侯氏黑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方论》侯氏黑散菊花四十分 防风 白术十分 桔梗八分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干姜 桂枝 细辛 牡蛎 矾石三分上末,用温酒调方寸匕,服二十日;再冷服四十日,共六十日止。则药积腹中矣。此方佳处,全在平肝息风。内风不动,则不与外勾结,此...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oushiheisan.html

扭转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扭转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新生儿扭转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小肠旋转不良有关,使脾韧带或结肠韧带松弛而致固定不良。多数可随婴儿生长发育而自行矫正。 成人扭转多数存在解剖学因素,在不同的诱因激发下而致病。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食管下端和幽门部...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WeiNiuZhuan267375.htm

扭转_扭转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正常的下端被十二指肠固定,其形态由脾韧带、十二指肠韧带、膈韧带和肝韧带所维持,故不能作180°的转动。扭转(volvulus of stomach)为正常位置的固定机制障碍或其邻近器官病变导致移位,使本身沿不同轴向发生全...

http://jb39.com/jibing/WeiNiuZhuan267375.htm

祛风之剂_《医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加柴胡一倍;如自汗、发热、恶热而渴,此阳明头痛,只与白虎汤,加白芷。此则寓清凉于升散中,为治风热之大法。若阳明头痛、少阴厥痛、血虚头痛,又当别用方法矣。汤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当归(酒炒) 芎 桂(炒) 芍药(酒炒)等分,加粟米百...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nglun/822-7-4.html

的解释_腹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腹肚腸。 韓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

http://hanwen360.com/c/144066.html

共找到118,4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