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诊断。他们先用MSP-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正常人基因组DNA,经核酸电泳后,将DNA片段转移到一张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上,再用32p标记的人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后,再经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正常人群有23kb和19kb两种限制性片段...
...发现有一种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能直接将甲基从DNA链鸟嘌呤O6位上的甲基移到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上而修复损伤的DNA。这个酶的修复能力并不很强,但在低剂量烷化剂作用下能诱导出此酶的修复活性。(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
...后的Hp染色体DNA,经过琼脂糖电脉按大小分离所得的片段,来比较各株细菌的基因组DNA酶切图型。Langenberg等报道了用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分析Hp的全基因差异。Wetherall等用斑点杂交法评价了同位素与非同位素标记Hp全基因...
...cDNA(complementary DNA)是指互补于mRNA的DNA分子。cDNA是由RNA经一种称为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DNA聚合酶催化产生的,这种逆录酶是Temin等在70年代初研究致癌RNA...
...病人DNA同时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成片段,经电泳分离、印迹、探针杂交等找到目的基因。由于患者基因的缺失或插入,造成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开的片段(分子量)大小与正常人发生差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使其电泳迁移率发生差异,而达到基因诊断的目的。小区域...
...可传给后代。(二)参与复制的酶类DNA的复制过程极为复杂,但其速度甚快,这是由于许多酶参与了复制过程。1.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N代表A、T、G、C四种碱基)是DNA合成的原料。在原有DNA...
...目的不同,从而产生数量和长度不一的DNA酶切片段。用特异性探针对整个基因组DNA酶切片段进行杂交,即可分析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一定的内切酶组合所...
...MSP-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正常人基因组DNA,经核酸电泳后,将DNA片段转移到一张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上,再用32p标记的人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后,再经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正常人群有23kb和19kb两种限制性片段长度。同时他们调查了...
...而且G1峰的道数恰好是G2和M峰道数的一半(图10-7)。研究表明:对于正常细胞群,各周期时相的细胞数的比例是同一的;对于恶性病变的细胞群则是非均一的(图10-8)。图10-7 细胞周期的DNA直方图图10-8 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数目与肿瘤的...
...在同一细胞组织标本上需要同时检查两种抗原时,要进行双重荧光染色,一般均采用直接法,将两种荧光抗体(如抗A和抗B)以适当比例混合,加在标本上孵育后,按直接法洗去未结合的荧光抗体,抗A抗体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发黄绿色荧光;抗B抗体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