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学名词。绝,同极。一说厥阴位于最里,厥阴经脉之行,其根起于足大趾端之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故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一说厥阴为三阴之尽。王冰注:“厥,尽也。...
...①经外穴名。《素问·刺腰痛篇》:“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成骨。在膝关节腓侧,股骨外上髁最高点处。主治腰痛,鹳...
...:向上斜刺0.5~0.8寸,手腕酸麻,可向肩时放散。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阳谷穴上行,手下锐骨上,一空腕后一寸许陷中,养老穴是也...
...虚劳证中的十种危重证候。见《中藏经》。即心绝、肺绝、肝绝、肾绝、脾绝、胆绝、骨绝、血绝、肉绝、肠绝。详见各条。...
...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红肿等症。八会穴(会穴)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气会”--擅中穴“血会”--隔俞穴“骨会”--大抒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
...侧胁左右十二穴(图)章门二穴.一名长平.一名胁 .脾之募.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针六分,灸百壮.明云、日七壮.止五百.忌同.(难疏.藏会季胁.章门也.脏病治此.是胁骨下短胁在脐上二寸两旁九寸.)京门二穴.一名气...
...、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共二十五穴)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上巨虚、下巨虚),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此八者,以泻...
...,曷造听宫。小肠经穴分寸歌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外侧节前觅,节后捏拳取后溪,腕骨腕前骨陷侧,兑骨下陷阳谷讨,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胛下两骨解,(曲胛下,两骨解间,肩 后陷中。) 俞大骨下陷保,(大骨下,胛上廉,举...
...①经穴名。即然谷穴。《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女子不孕,阴暴出,经水漏,然骨主之。”见然谷条。②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舟状骨部分。《灵枢·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杨上善云:“然骨在内踝下近前起骨是也。”...
...节之后.掘掌视之.较前谷高起.故称后溪穴.内通督脉.乃灵龟八穴之一.照开时针之.可针六分或八分.四、腕骨(原穴)部位 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证治 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