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升陷汤相似。何以其方名为补中益气,但治中气之虚陷,而不言升补大气乎?答曰∶大气之名,虽见于《内经》,然《素问》中所言之大气,乃指外感之邪气而言,非胸中之大气也。至《灵枢》所言,虽系胸中大气,而从来读《内经》者,恒目《灵枢》为针经而不甚...
... 炒白术24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30克 上肉桂6克 红枣30克 各五剂【辨证】《伤寒论》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患者肢冷,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而厚腻,皆湿寒阻滞之象,为太阴虚寒之证。太阴在脏为脾,脾...
...候为依据,阐发仲景立法制方的不同意义,他对伤寒治法的分类确切地说是以证命名的。5、从六经入手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从六经入手研究《伤寒论》的著述有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舒诏《伤寒六经定法》,沈尧封《伤寒论读》等等,其中陈修园是影响最大的,他...
...彼时虽治愈多人,而烂喉痧、截喉痈之名究未见诸书也。后读《灵枢》痈疽篇谓“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经既明言痈发嗌中,此后世截喉痈之名所由来也。至谓不泻其脓则危在目前,是针刺泻脓原为正治之法,即不待其化脓,...
...学习《伤寒论》及温病学说的原著。认为《伤寒论》是对《素问·热论》的发展,是一部夹叙夹议、有方有论的好教材。《伤寒论》对于疾病的认识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伤寒论》的112方大多是行之有效的,不仅可用于各种热病,也常广泛用于杂病。学习《...
...备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 对于“消”字产品大量充斥“药”准字产品的不良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已意识到“消”字产品冒充药用的危害。卫生部于2005年5月出台《卫生部关于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和《卫生部关于调整消毒产品监管与卫生许可...
...第2天开始有2×1cm大小之膜样物排出后疼痛,才减轻,平时常较多,多黄不痒,以往无特殊疾患肢软,及色块,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完整,肛查子宫前屈,正常大小,活动好,左附件(一)右侧宫旁颈体交界处有结节状增厚,如黄豆大小结节突起2个,轻度压痛,...
...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中医界在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著述中有称××学派的,有称××流派的,也有称××医派(医学流派之简称)和××学说的,大多并无严格的区别,直到最近才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辞海》对“...
...3〕已经出版了,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得很。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4〕和作邹容〔5〕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6〕。那时留学日本的浙籍学生,正办杂志《浙江潮...
...区别。喉痹之证,须分阴阳。由于少阴经脉循于咽喉,故咽喉疼痛与痹阻,属少阴病者屡见不鲜。《伤寒论》中,少阴咽痛证,大致有虚热咽痛,客热咽痛,痰热闭阻咽痛及客寒咽痛几种。考此例属客寒咽痛,因喉痹日久,邪聚益甚,且少阴寒化之证突出;而初诊时,太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