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降药宜审_《医门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痈疽溃脓日久,患口时淌稀脓,或流清水,终难完口。或完口未久又发,必脓毒瘀结成管。用降药插患口中,贴膏药,过七日管自出,再上收口药可愈。夫降药用水银降成,其性与砒霜相等,猛烈烂痛,不可轻用。少壮者,可少用。若幼孩老人及虚体者,用之生变。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buyao/782-6-57.html

阳明可下不可下之十五_《伤寒贯珠集》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下七.于可攻证而更审其小便之多少.大便之溏硬.脉之实与不实.经之过与不过.热之潮与不潮.而后从而治之.故知下法不可不慎也.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

http://qihuangzhishu.com/711/61.htm

咏柳·乱犹未变初黄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杂乱的柳枝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085.html

辨证分型治秋燥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天尤其是深秋气候干燥,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人们常易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气干燥的见证,此即秋燥秋燥是秋季感受时令燥气之邪引起的外感疾病,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土地干旱和沙漠化的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秋燥也越来越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392.html

银结冠子原文、翻译及赏析_徐夤古诗_【古诗文大全】

...日下征良匠,宫中赠阿娇。瑞莲开二孕,琼缕织千。 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舞时红袖举,纤影透龙绡。...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39066.html

儿童秋燥鼻_【中医宝典】

...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林外丽分析说,秋燥导致孩子鼻出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敏,另一种是内热,分别应该在五官科和中医儿科诊治。 对因过敏流鼻血的孩子,家长大致可以作出判断:每天早晨醒来,孩子打喷嚏,鼻子觉得干燥,不自觉地揉搓鼻子,流鼻血多发生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36.html

杨柳千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全诗赏析

...出自:晚唐诗人温庭筠的《题柳》 原文如下: 杨柳千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赏析 “题柳”之人应为飞卿本人,题柳、咏柳非其本意,诚如...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448.html

秋燥胜气论_《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燥论一,详言正化、对化、胜气、复气以补之。其于燥病胜气之现于三焦者,究未出方论,乃不全之书,心终不安。嗣得沈目南先生《医征》温热病论,内有秋燥一篇,议论通达正大,兹采而录之于后,间有偏胜不园之处,又详之,并特补燥证胜气治法如下。再按胜复...

http://qihuangzhishu.com/681/10.htm

对老年人生活的十建议_【中医宝典】

...美国科学家斯基尼博士曾对老年人的生活提出过十有益的建议: 一、即使您一点不瘸,最好还是用一根手杖,增加身体的平衡,减少摔倒的可能性。 二、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自信。最好随身带上纸笔或小录音机。一旦记起什么事或有什么新想法时,可随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033.html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方十一首)_《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 .(〔原注〕一作痉余同.○沈柯魏并作痉是.玉函千金翼.反上有而字.)〔徐〕此条与下.即伤寒论.寒伤荣风伤卫法也.取以为 病刚柔之别.省文也.盖 .即痉.强直之谓也. 病必有背项强直等的证.故曰 .即...

http://qihuangzhishu.com/626/7.htm

共找到90,1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