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穴名。出针灸甲乙千金要方作天衢。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一说“在耳上如前三分”(针灸甲乙)。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癫痫,齿龈肿,瘿气等。沿...

http://qihuangzhishu.com/194/457.htm

徐凤针灸大全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 【著作成就】 徐凤自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开始向倪孟仲、彭九思学习针灸术,其后又遍访名医,博搜广辑,结合自己近四十年的临床经验,约在公元1439年编撰成针灸大全一书。 针灸大全又名针灸捷要针灸捷法大全,该书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2.html

药物的剂型_【中医宝典】

...制剂之始而今仍在沿用。 汤剂为最早使用的剂型之一。晋代皇甫甲乙序中记载有:"汤液始于伊尹",说明商代(公元前1766年)即已创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长期的实践,制剂制备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剂型的品种也逐渐增加。内经中已有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31.html

巨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脉学术语。指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中的一个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②穴名。出针灸甲乙。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鼻塞,鼻出血,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246.htm

太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穴名。出针灸甲乙千金要方作太一。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第八、九肋间动、静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直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81.htm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_针灸甲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切而致之,刺而和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神气乃平。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足(素问作不足),神气乃得复。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11-3.html

手少阴心及臂.凡十八穴_穴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少冲(甲乙)一名始.(甲乙)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甲乙)爪甲角.(资生)按凡手指言内外者.以伏掌而取之.故此穴取小指爪甲角对无名指处.直少府后也.灵枢.缺少阴一条.本输篇曰.心出于中冲.手少阴也.说既见....

http://qihuangzhishu.com/912/44.htm

承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穴名。出针灸甲乙。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另说在前发际上3寸(针灸甲乙);前发际上2寸(千金要方。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42.htm

养生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林亿新校正云:按,王冰不解所以名素问之义及素问之名起于何代。按,隋书·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甲乙序,晋·皇甫之文巳云:素问论病精辩。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汉·张仲景撰伤寒卒...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23-1.html

横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部位名。指耻骨。释骨:“(骨曷)(骨亏)直下横两股间者,曰横骨,曰股际骨。”又指舌骨。灵枢·忧恚无方:“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②穴名。出针灸甲乙。别名下极。必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302.htm

共找到589,7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